城口下古生界页岩层系构造特征与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4页 |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14-1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4页 |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第15页 |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5-20页 |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0-21页 |
| 2.4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21-24页 |
| 2.4.1 扬子准地台褶皱基底形成 | 第21页 |
| 2.4.2 南华纪-三叠纪地台演化 | 第21-23页 |
| 2.4.3 侏罗纪-第四纪陆内改造 | 第23-24页 |
| 第3章 城口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 第24-36页 |
| 3.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4-25页 |
| 3.2 构造样式分析 | 第25-27页 |
| 3.2.1 城口断裂北构造样式 | 第25页 |
| 3.2.2 城口断裂南构造样式 | 第25-27页 |
| 3.3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7-34页 |
| 3.3.1 褶皱特征 | 第27-29页 |
| 3.3.2 断裂特征 | 第29-33页 |
| 3.3.3 裂缝特征 | 第33-34页 |
| 3.4 构造演化史 | 第34-36页 |
| 第4章 富有机质页岩特征 | 第36-54页 |
| 4.1 富有机质页岩地层特征 | 第36-38页 |
| 4.1.1 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 | 第36-37页 |
| 4.1.2 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 | 第37页 |
| 4.1.3 埋深与厚度 | 第37-38页 |
| 4.2 富有机质页岩储集性能特征 | 第38-47页 |
| 4.2.1 岩石矿物特征 | 第38-43页 |
| 4.2.2 储集空间类型 | 第43-45页 |
| 4.2.3 孔渗特征分析 | 第45-47页 |
| 4.3 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 第47-54页 |
| 4.3.1 有机质类型 | 第47-49页 |
| 4.3.2 有机碳含量 | 第49-51页 |
| 4.3.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51-54页 |
| 第5章 页岩含气特征与成藏条件 | 第54-63页 |
| 5.1 页岩含气性 | 第54-55页 |
| 5.1.1 解吸方法原理 | 第54-55页 |
| 5.1.2 解吸页岩含气结果 | 第55页 |
| 5.2 含气性影响因素 | 第55-59页 |
| 5.2.1 孔隙发育程度 | 第55-56页 |
| 5.2.2 有机质丰度 | 第56-57页 |
| 5.2.3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第57-58页 |
| 5.2.4 页岩矿物含量 | 第58-59页 |
| 5.3 成藏条件 | 第59-63页 |
| 5.3.1 构造条件 | 第59-62页 |
| 5.3.2 封盖条件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