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论文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1 西部大开发第9页
        1.1.2 新农村建设第9页
        1.1.3 节能环保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1 发掘和总结羌族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设计和技术第10页
        1.2.2 获得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质量的科学认知第10页
        1.2.3 提高民居更新与设计的科学性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页
        1.3.2 实践意义第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4.1 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第11-12页
        1.4.2 关于羌族民居的研究第12-14页
        1.4.3 关于气候适应性的研究第14-17页
        1.4.4 关于适宜技术的研究第17-18页
        1.4.5 评述与思考第18-19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页
        1.5.2 研究目标第19页
        1.5.3 关键问题第19-20页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20-22页
        1.6.1 研究方案第20页
        1.6.2 可行性分析第20页
        1.6.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1.6.4 论文框架第21-22页
2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生成环境第22-35页
    2.1 四川羌区自然环境特征第22-31页
        2.1.1 地形地貌特征第22页
        2.1.2 水土资源特征第22-23页
        2.1.3 生物资源特征第23页
        2.1.4 气候环境特征第23-31页
    2.2 四川羌区人文环境特征第31-34页
        2.2.1 政治与制度第31页
        2.2.2 迁徙与定居第31-32页
        2.2.3 生产与生活第32-33页
        2.2.4 文化与信仰第33-34页
    2.3 小结第34-35页
3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现状调研第35-50页
    3.1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现状走访调研第36-40页
        3.1.1 羌族人的热环境需求第36-38页
        3.1.2 能源供应措施现状第38-39页
        3.1.3 民居热舒适性调查第39页
        3.1.4 当地使用者的意愿第39-40页
    3.2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现状测试调研第40-46页
        3.2.1 研究对象第40-42页
        3.2.2 测试方案第42-43页
        3.2.3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3-46页
        3.2.4 热环境评价第46页
    3.3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改进空间第46-48页
        3.3.1 被动式能源利用情况第46-47页
        3.3.2 建筑形体第47页
        3.3.3 空间构成第47页
        3.3.4 建筑材料与构造第47-48页
    3.4 小结第48-50页
4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方法分析第50-83页
    4.1 选址布局与气候第50-54页
        4.1.1 村落选址第50-52页
        4.1.2 布局形态第52-54页
    4.2 建筑形体与气候第54-61页
        4.2.1 建筑平面第54-57页
        4.2.2 建筑外观第57-59页
        4.2.3 体形系数第59-61页
    4.3 空间构成与气候第61-67页
        4.3.1 院落空间第61-62页
        4.3.2 退台空间第62-63页
        4.3.3 向心空间第63-65页
        4.3.4 防水防潮空间第65-66页
        4.3.5 导风调风空间第66-67页
    4.4 建筑构造与气候第67-82页
        4.4.1 屋面构造第67-73页
        4.4.2 墙体构造第73-77页
        4.4.3 门窗构造第77-80页
        4.4.4 其他构造第80-82页
    4.5 小结第82-83页
5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改善策略第83-95页
    5.1 四川羌族传统民居气候分区第83-86页
        5.1.1 分区标准第83-84页
        5.1.2 区域范围第84-86页
    5.2“北羌”民居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第86-90页
        5.2.1 改善策略第86-88页
        5.2.2 设计建议第88-90页
    5.3“西羌”民居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第90-94页
        5.3.1 改善策略第90-91页
        5.3.2 设计建议第91-94页
    5.4 小结第94-95页
结论第95-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附录1 羌族民居抽样调查问卷第104-108页
附录2 陶宅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第108-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P的灾后村庄安置点规划评价研究--以宝兴县大河坝村庄安置点为例
下一篇:粉煤灰铵盐焙烧生态化利用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