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液相激光熔蚀技术概述 | 第14页 |
1.3 液相激光熔蚀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1.4 液相激光熔蚀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4.1 复合纳米结构 | 第21-23页 |
1.4.2 掺杂纳米结构 | 第23-24页 |
1.5 液相激光熔蚀技术的拓展研究 | 第24-27页 |
1.5.1 液相激光辐照 | 第24-25页 |
1.5.2 磁场下的液相激光熔蚀技术 | 第25-26页 |
1.5.3 电场下的液相激光熔蚀技术 | 第26-27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1页 |
第二章 超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修饰二硫化钼纳米片的电化学电容特性研究 | 第41-55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2.2.1 化学试剂 | 第42页 |
2.2.2 层状MoS_2纳米片的合成 | 第42-43页 |
2.2.3 基于液相激光熔蚀法得到Co纳米颗粒胶体前驱体 | 第43页 |
2.2.4 MoS_2/Co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3页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43-44页 |
2.2.6 物相分析及表征 | 第4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2.3.1 产物的物相表征 | 第44页 |
2.3.2 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44-46页 |
2.3.3 产物的表面电势测量 | 第46-47页 |
2.3.4 产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 | 第47-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第三章 亚稳相五氧化二铌单晶纳米柱的合成及其自支撑膜的锂电池性能研究 | 第55-69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 | 第56-58页 |
3.2.1 化学试剂 | 第56页 |
3.2.2 TT-Nb_2O_5单晶纳米柱的合成 | 第56-57页 |
3.2.3 Nb_2O_5/rGO自支撑膜的制备 | 第57页 |
3.2.4 锂电池性能测试 | 第57页 |
3.2.5 物相分析及表征 | 第57-58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58-64页 |
3.3.1 产物的物相表征 | 第58页 |
3.3.2 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58-61页 |
3.3.3 产物的锂电池性能测试 | 第61-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四章 钴掺杂氢氧化镍花状纳米片结构的电化学电容特性研究 | 第69-90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实验 | 第70-72页 |
4.2.1 化学试剂 | 第70-71页 |
4.2.2 Co掺杂α-Ni(OH)_2花状纳米片结构的合成 | 第71页 |
4.2.3 Co掺杂NiO花状纳米片结构的合成 | 第71页 |
4.2.4 电化学测试 | 第71-72页 |
4.2.5 物相分析及表征 | 第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4页 |
4.3.1 产物的物相表征 | 第73-75页 |
4.3.2 产物的表面化学成分、价态分析 | 第75-76页 |
4.3.3 产物所含的官能团表征 | 第76-77页 |
4.3.4 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77-78页 |
4.3.5 产物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测试 | 第78-79页 |
4.3.6 产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 | 第79-81页 |
4.3.7 产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81-84页 |
4.4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第五章 铁掺杂氢氧化镍花状纳米片结构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0-106页 |
5.1 前言 | 第90-92页 |
5.2 实验 | 第92-94页 |
5.2.1 化学试剂 | 第92页 |
5.2.2 Fe掺杂Ni(OH)_2花状纳米片结构的合成 | 第92-93页 |
5.2.3 电化学测试 | 第93-94页 |
5.2.4 物相分析及表征 | 第9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1页 |
5.3.1 产物的物相表征 | 第94-95页 |
5.3.2 产物的表面化学成分、价态分析 | 第95-96页 |
5.3.3 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96-97页 |
5.3.4 产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 | 第97-99页 |
5.3.5 产物的电催化析氧(OER)性能测试 | 第99-101页 |
5.4 小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第六章 锰掺杂氢氧化镍纳米线结构的电化学电容特性研究 | 第106-117页 |
6.1 前言 | 第106-107页 |
6.2 实验 | 第107-108页 |
6.2.1 化学试剂 | 第107页 |
6.2.2 Mn掺杂Ni(OH)_2纳米线结构的合成 | 第107-108页 |
6.2.3 电化学测试 | 第108页 |
6.2.4 物相分析及表征 | 第108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3页 |
6.3.1 产物的物相表征 | 第108-109页 |
6.3.2 产物的表面化学成分、价态分析 | 第109-110页 |
6.3.3 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110-112页 |
6.3.4 产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 | 第112-113页 |
6.4 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