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乙烯-醋酸乙稀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 第13-14页 |
1.3 丁腈橡胶的性能及应用 | 第14-15页 |
1.4 聚合物燃烧过程、阻燃机理及常用的阻燃剂 | 第15-18页 |
1.4.1 卤素阻燃剂 | 第16页 |
1.4.2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 第16-17页 |
1.4.3 磷系阻燃剂 | 第17页 |
1.4.4 硅系阻燃剂 | 第17-18页 |
1.4.5 膨胀型阻燃剂 | 第18页 |
1.5 聚合物的产烟过程以及抑烟机理和常用抑烟剂 | 第18-21页 |
1.5.1 聚合物燃烧产烟过程 | 第19页 |
1.5.2 常见抑烟剂及其抑烟机理 | 第19-21页 |
1.6 低烟无卤阻燃耐油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24-25页 |
2.3.1 氢氧化镁改性 | 第24页 |
2.3.2 EVA/NBR共混物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25-28页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2 耐油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3 极限氧指数(LOI) | 第25页 |
2.4.4 水平垂直燃烧等级(UL-94) | 第25-26页 |
2.4.5 烟密度(SD)和烟密度等级(SDR)测试 | 第26页 |
2.4.6 热失重分析(TGA) | 第26页 |
2.4.7 锥形量热分析(CONE) | 第26页 |
2.4.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页 |
2.4.9 红外测试(FTIR) | 第26-27页 |
2.4.10 沉降体积测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65页 |
3.1 EVA/NBR复合材料基本配方的研究 | 第28-34页 |
3.1.1 引言 | 第28页 |
3.1.2 阻燃剂氢氧化镁的改性及表征 | 第28-31页 |
3.1.3 EVA与NBR配比的研究 | 第31-33页 |
3.1.4 小结 | 第33-34页 |
3.2 凹凸棒土对阻燃EVA/NBR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34-40页 |
3.2.1 引言 | 第34页 |
3.2.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3.2.3 耐油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3.2.4 阻燃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3.2.5 锥形量热分析 | 第37-38页 |
3.2.6 热失重分析 | 第38-39页 |
3.2.7 小结 | 第39-40页 |
3.3 甲基丙烯酸锌对EVA/NBR共混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40-47页 |
3.3.1 引言 | 第40页 |
3.3.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3.3.3 耐油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3.4 阻燃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3.3.5 热失重分析 | 第44-45页 |
3.3.6 小结 | 第45-47页 |
3.4 纳米二氧化硅对阻燃EVA/NBR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47-57页 |
3.4.1 引言 | 第47页 |
3.4.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3.4.3 耐油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3.4.4 阻燃性能分析 | 第50页 |
3.4.5 锥形量热分析 | 第50-52页 |
3.4.6 抑烟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3.4.7 热失重分析 | 第54-55页 |
3.4.8 小结 | 第55-57页 |
3.5 氧化钼对EVA/NBR/nano-SiO_2共混体系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57-65页 |
3.5.1 引言 | 第57页 |
3.5.2 阻燃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3.5.3 锥形量热分析 | 第58-59页 |
3.5.4 抑烟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3.5.5 热失重分析 | 第62-63页 |
3.5.6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