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29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6-18页
        1.1.1 问题提出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研究综述第18-25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价第18-22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价第22-2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研究目标第26-27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7-29页
        1.4.1 研究方法第27页
        1.4.2 创新点第27-29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析第29-41页
    2.1 理论基础第29-32页
        2.1.1 社会治理理论第29-30页
        2.1.2 人力资本理论第30页
        2.1.3 贫困传递理论第30-32页
        2.1.4 社会福利相关理论第32页
    2.2 概念厘析第32-41页
        2.2.1 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第32-35页
        2.2.2 未成年人贫困的“二维多元”内涵与辨析第35-39页
        2.2.3 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内涵与辨析第39-41页
第3章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分析第41-87页
    3.1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经济贫困第41-54页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1-43页
        3.1.2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基尼系数第43-45页
        3.1.3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经济贫困程度第45-54页
    3.2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服务贫困第54-61页
        3.2.1 教育服务贫困第54-55页
        3.2.2 卫生保健服务贫困第55-57页
        3.2.3 照顾与看护服务贫困第57-59页
        3.2.4 文化服务贫困第59-61页
    3.3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致因第61-72页
        3.3.1 宏观层面:发展失衡与阶层分化第61-64页
        3.3.2 中观层面:转型中的社会责任缺失第64-68页
        3.3.3 微观层面:家庭资源短缺第68-72页
    3.4 未成年人贫困的后果第72-87页
        3.4.1 个体层面的后果:影响个体健康与发展第72-81页
        3.4.2 社会层面的后果: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损失第81-87页
第4章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现状第87-106页
    4.1 现阶段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政府治理第87-92页
        4.1.1 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第87-89页
        4.1.2 组织机构第89-90页
        4.1.3 内容与成效第90-92页
    4.2 政府治理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中尚存的不足第92-94页
        4.2.1 组织机构体系不完善第92-93页
        4.2.2 政策体系不健全第93页
        4.2.3 助弱不助贫第93-94页
        4.2.4 补缺难治本第94页
    4.3 现阶段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社会治理第94-106页
        4.3.1 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第95-101页
        4.3.2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第101-102页
        4.3.3 制约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社会治理的因素第102-106页
第5章 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未成年人贫困治理及启示第106-123页
    5.1 促进父母就业第106-108页
        5.1.1 就业培训与职业介绍第106-107页
        5.1.2 提供就业机会第107页
        5.1.3 就业激励第107-108页
        5.1.4 协调就业与育幼第108页
    5.2 家庭经济援助第108-111页
        5.2.1 贫困家庭经济补助第109页
        5.2.2 税收抵免第109-111页
    5.3 未成年人援助第111-114页
        5.3.1 未成年人津贴第111-112页
        5.3.2 社会保险给付第112-113页
        5.3.3 金融改善项目第113-114页
    5.4 未成年人照顾与服务第114-119页
        5.4.1 托幼照顾服务第114-115页
        5.4.2 学前教育服务第115页
        5.4.3 其他教育服务第115-116页
        5.4.4 医疗保健服务第116-119页
    5.5 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启示第119-123页
        5.5.1 理念上重视第119页
        5.5.2 国家要合理担责第119-120页
        5.5.3 坚持普遍与公平原则第120页
        5.5.4 以法制为保障第120-121页
        5.5.5 构建综合性政策体系第121-122页
        5.5.6 促进社会参与第122-123页
第6章 改进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建议第123-146页
    6.1 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第124-126页
        6.1.1 实现未成年人权利第124页
        6.1.2 彰显公平正义第124-125页
        6.1.3 与经济协调发展第125-126页
    6.2 优化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宏观环境第126-130页
        6.2.1 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第126-127页
        6.2.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第127页
        6.2.3 培育未成年人社会抚育理念,树立贫困治理意识第127-130页
    6.3 构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合作治理体系第130-138页
        6.3.1 完善政府治理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法律与机构第130-131页
        6.3.2 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第131-132页
        6.3.3 培育社会公共精神与慈善意识第132页
        6.3.4 明确三方责任,建立沟通机制第132-134页
        6.3.5 健全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配套制度第134-138页
    6.4 建立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多维项目体系第138-146页
        6.4.1 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经济援助项目第138-139页
        6.4.2 以未成年人家庭为对象的经济改善项目第139-140页
        6.4.3 加强贫困未成年人教育援助第140-141页
        6.4.4 完善未成年人卫生保健服务第141-143页
        6.4.5 加强托幼照顾服务第143-144页
        6.4.6 加强贫困未成年人文化服务第144页
        6.4.7 大龄贫困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第144-146页
第7章 结论第146-149页
    7.1 研究结论第146-148页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第148页
    7.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作者简介第163-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库模式匹配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近似最优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