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民间纠纷与可和解事项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9页
1. 对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中“民间纠纷”的解读第9-17页
    1.1 民间纠纷的概念及特点第9-10页
    1.2 以“因民间纠纷引起”限制刑事和解范围存在的不足第10-17页
        1.2.1 不符合刑事和解制度的本意第10-11页
        1.2.2 混淆了和解与调解的区别第11-12页
        1.2.3 导致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界定不清第12-14页
        1.2.4 严重压缩刑事和解的适用空间第14-17页
2. 刑事和解司法实践之现状分析第17-27页
    2.1 各地关于刑事和解规范性文件之梳理第17-20页
        2.1.1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确定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第17页
        2.1.2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确定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并对“民间纠纷”一词进行界定第17-18页
        2.1.3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确定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并设置特别规定扩大适用范围第18-19页
        2.1.4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的范围,详细列明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及类型第19页
        2.1.5 没有按照新刑诉法的规定限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轻微刑事案件均可适用刑事和解第19-20页
        2.1.6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确定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并对一些例外情形予以排除适用第20页
    2.2 部分地区刑事和解开展情况第20-23页
        2.2.1 S 市检察机关 2013 年度刑事和解开展情况第21页
        2.2.2 X 市检察机关 2013 年度刑事和解开展情况第21-22页
        2.2.3 N 市检察机关 2013 年度刑事和解开展情况第22-23页
    2.3 对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现状的分析第23-27页
        2.3.1 可适用范围总体偏小,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第23-24页
        2.3.2 实务操作依然混乱,同类案件不同处理现象愈发明显第24-25页
        2.3.3 超范围的案件不断出现,法律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第25-27页
3. 非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的和解实证第27-42页
    3.1 熟人之间的偷盗等侵财类案件的和解实证第27-29页
    3.2 针对陌生人实施的侵财类案件的和解实证第29-32页
    3.3 性侵犯案件的和解实证第32-35页
    3.4 财产损害案件的和解实证第35-36页
    3.5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的和解实证第36-37页
    3.6 单位作为被害人案件的和解实证第37-39页
    3.7 不可突破的和解禁忌第39-42页
4. 对我国公诉案件中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立法展望第42-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靠性的供应链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