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9-18页 |
(一)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9-12页 |
1. 公益诉讼的产生 | 第9-10页 |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概念 | 第10-12页 |
(二)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及遵循的原则 | 第12-14页 |
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 | 第12页 |
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12-14页 |
(三) 构建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 第14-18页 |
1. 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备受争议 | 第14-15页 |
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二、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的演变及现状 | 第18-26页 |
(一)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的演变 | 第18-19页 |
(二)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行规定 | 第19-21页 |
1. 国家层面对于该项工作的立法缺失 | 第19页 |
2. 地方层面积极制定文件应对 | 第19-21页 |
(三)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现状 | 第21-26页 |
1. 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 第21页 |
2. 社会团体组织作为原告的案件相对较多 | 第21页 |
3. 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较多 | 第21-22页 |
4. 多集中在基层法院审理 | 第22页 |
5. 法院全部支持了原告诉讼请求 | 第22-26页 |
三、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26-30页 |
(一)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26-27页 |
1. 法律规定存在冲突 | 第26页 |
2. 现行法律对支持起诉的立法供给明显不足 | 第26-27页 |
3. 部门联合发文的效力有限 | 第27页 |
(二) 社会公众参与度有限 | 第27-29页 |
1. 团体组织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合法性还存在争议 | 第27-28页 |
2. 团体组织的独立性、公信力不强 | 第28-29页 |
(三) 检察机关的职责模糊 | 第29-30页 |
四、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30-38页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第30-33页 |
1. 确定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地位 | 第30页 |
2. 规范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程序性事项 | 第30-33页 |
(二) 提升社会团体组织参与诉讼的能力 | 第33-35页 |
1. 解决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 第33-34页 |
2. 建立诉讼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3. 加大律师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力度 | 第35页 |
(三) 确保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能 | 第35-38页 |
1. 恰当行使保护职能不越位 | 第36页 |
2. 正确行使监督职能不缺位 | 第36-37页 |
3.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保证司法公正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