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晚清咸同年间“还堂案”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5页
 一、 选题意义及价值第10页
 二、 学术史综述第10-11页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1-12页
 四、 相关概念和时段界定第12-15页
  (一)、 教案与“还堂案”的定义与范畴第12-13页
  (二)、本文所研究还堂案的时段第13-15页
第一章 还堂案的历史渊源第15-21页
 第一节 禁教以前天主教的在华传播规模及教堂数量第15-17页
 第二节 禁教、教产与“旧堂主人”的归来第17-21页
第二章 全国还堂案的概况分析第21-38页
 第一节 1845 年至1860 年的还堂案第21-25页
 第二节 1860—1874 年间的还堂案第25-38页
  一、还堂交涉的双方第25-28页
   (一)、法国为传教士在还堂案中的代理者第25-26页
   (二)、总理衙门、地方官绅在还堂交涉中第26-28页
  二、 1860—1874 年间案件分析第28-38页
第三章 中法双方在还堂案中的态度、策略及影响第38-60页
 第一节 中国方面在还堂案中的态度及影响第38-49页
  一 总理衙门的态度及影响第38-41页
  二 地方官员的态度及影响第41-45页
   1、基本按总理衙门方针处置的案件第42-43页
   2、地方官员作用明显的案件第43-45页
  三、绅士的态度及影响第45-49页
   1、绅士态度受官员左右的案件第46-48页
   2、绅士态度影响明显的案件第48-49页
 第二节 法国传教士和驻华公使、领事在还堂案中的态度及策略第49-60页
  一、态度和影响分析第50-53页
   1、借约保护,抓紧机会第50-52页
   2、坚持目标,不达不休第52-53页
  二、 策略分析第53-60页
   1、声东击西,明敲暗诈第54-55页
   2、冒用他名,欺骗吓唬第55页
   3、武力相迫、虚声恫吓第55-57页
   4、不问证据、强索硬要第57-58页
   5、借口事端、妄索赔款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后记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末民初政治变迁下的邮政改革
下一篇:《北洋官报》与直隶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