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禽脑脊髓炎病毒陕西分离株V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文献综述第12-21页
 第一章 禽脑脊髓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2-21页
   ·病原学第12-13页
     ·病毒的形态特征第12-13页
     ·病毒的增殖培养第13页
   ·AEV 的分子生物学第13-16页
     ·AEV 基因组第13-14页
     ·主要的蛋白及功能第14-16页
   ·禽脑脊髓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第16-20页
     ·病原的分离第17页
     ·琼脂扩散试验(AGP)第17页
     ·荧光抗体技术(FA)第17-18页
     ·病毒中和试验(VN)第18页
     ·鸡胚易感性试验(ES)第18页
     ·单克隆抗体技术(MAb)第18页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第18-19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试验研究第21-53页
 第二章 禽脑脊髓炎病毒陕西分离株 VP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1-32页
   ·材料第21-22页
     ·AE 毒株第21页
     ·AE 病料第21页
     ·SPF 鸡胚第21页
     ·载体与菌株第21页
     ·酶及试剂第21-22页
     ·AEV 的引物第22页
     ·AEV VP1 基因参考毒株第22页
     ·培养基及常用试剂的配制第22页
     ·主要仪器第22页
   ·方法第22-25页
     ·AEV YL 株的分离鉴定第22-23页
     ·人工感染实验第23页
     ·病毒的增殖第23页
     ·AEV SX 株和 YL 株 RNA 的提取第23页
     ·RT-PCR 扩增第23-24页
     ·纯化 PCR 产物第24页
     ·产物的连接第24页
     ·产物的转化第24-25页
     ·重组质粒 pMD18-T-VP1 的提取第25页
     ·重组质粒 pMD18-T-VP1 酶切鉴定第25页
     ·AEV VP1 序列测定及分析第25页
     ·预测分析 VP1 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第25页
   ·结果第25-30页
     ·AEV YL 株的分离鉴定第25页
     ·人工感染试验第25-26页
     ·AEV VP1 基因的扩增第26页
     ·阳性克隆的鉴定第26-27页
     ·AEV VP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第27页
     ·AEV VP1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第27-28页
     ·AEV VP1 基因进化分析第28页
     ·AEV VP1 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禽脑脊髓炎病毒陕西分离株 SX VP1 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2-44页
   ·材料第32-33页
     ·质粒、载体和菌株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血清及酶标抗体第32页
     ·常用缓冲液配制第32-3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3页
   ·方法第33-38页
     ·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VP1 的构建第33-35页
     ·重组质粒 pET32a-VP1 的诱导表达第35-36页
     ·表达产物的检测第36-37页
     ·重组蛋白的制备纯化第37-38页
   ·结果第38-42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38-39页
     ·重组质粒 pET32a-VP1 的诱导表达第39-41页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第41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第41-42页
   ·讨论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AEV 重组 VP1 蛋白间接 ELISA 方法的建立第44-53页
   ·材料第44-45页
     ·抗原第44页
     ·血清第44页
     ·试剂第44页
     ·ELISA 所用试剂的配制第44-45页
     ·主要仪器第45页
   ·方法第45-47页
     ·间接 ELISA 方法的标准化第45-46页
     ·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第46页
     ·临床样品检测第46-47页
   ·结果第47-51页
     ·ELISA 方法的标准化第47-50页
     ·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的结果第50-51页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第51页
   ·讨论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缩略词表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河流域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植物适应策略研究
下一篇:鸡蛋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