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论离婚后子女探望权的执行

内容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3页
第1章 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的基本机理第13-22页
    1.1 探望权立法现状第13-17页
        1.1.1 探望权的本源和性质第13-14页
        1.1.2 探望权的主体第14-16页
        1.1.3 探望权的内容第16页
        1.1.4 探望权的行使方式第16-17页
    1.2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原理第17-22页
        1.2.1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标的第17-18页
        1.2.2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1.2.3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特点第19-20页
        1.2.4 探望权的执行方式第20-22页
第2章 探望权执行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第22-27页
    2.1 探望权执行困境第22-23页
        2.1.1 探望权内容细化程度难把握第22页
        2.1.2 被执行人或其亲属不予协助第22页
        2.1.3 被探望者拒绝探望第22-23页
        2.1.4 执行尺度把握难第23页
    2.2 探望权执行困境原因分析第23-27页
        2.2.1 传统因素的影响第23-24页
        2.2.2 现实因素的影响第24页
        2.2.3 自身因素的制约第24页
        2.2.4 探望权的滥用第24-25页
        2.2.5 立法上的不完善第25页
        2.2.6 执行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5页
        2.2.7 执行违规成本低第25页
        2.2.8 法官自身素质存疑第25-27页
第3章 国外探望权执行制度比较第27-31页
    3.1 美国第27页
    3.2 英国第27-28页
    3.3 澳大利亚第28页
    3.4 德国第28-29页
    3.5 法国第29页
    3.6 制度比较与可借鉴之处第29-31页
第4章 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制度几点构想第31-38页
    4.1 立法规制的补充完善第31-35页
        4.1.1 明确不履行探望权及不配合执行探望权的法律后果第31-32页
        4.1.2 确立探望权侵权之诉第32页
        4.1.3 应赋予执行机关对探望权行使方式的裁决权第32-33页
        4.1.4 完善协助义务主体第33-34页
        4.1.5 权利的限制与反限制第34页
        4.1.6 明确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文书罪第34-35页
    4.2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操作措施完善第35-38页
        4.2.1 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界定第35页
        4.2.2 纳入社会信用建设体系,挤占违规者生存发展空间第35-36页
        4.2.3 肯定虚拟探望等新的探望权行使方式第36-37页
        4.2.4 设立探望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2-4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省直管县”改革对县级财政预算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下一篇:物联网在物流金融行业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