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22页 |
1.1 普遍存在的镇痛不足 | 第12-13页 |
1.2 镇痛不足的两大原因 | 第13-14页 |
1.3 非药物镇痛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1.4 TENS 和 AL-TENS 的机制 | 第15-16页 |
1.5 TENS 和 AL-TENS 的临床研究 | 第16-22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2-27页 |
2.1 目的与目标 | 第22页 |
2.2 入组和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2.3 随机分组法 | 第23页 |
2.4 基线资料 | 第23页 |
2.5 镇痛方法 | 第23-24页 |
2.6 评估内容 | 第24-26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26-2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7-45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27-30页 |
3.2 基线 BPI-C 评估的疼痛 | 第30-32页 |
3.3 基线强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情况 | 第32-33页 |
3.4 爆发痛的基线治疗频率 | 第33-34页 |
3.5 EORTC QLQ-C30 评估的基线生活质量 | 第34-36页 |
3.6 SAS 和 SDS 评估的基线焦虑/抑郁 | 第36-37页 |
3.7 治疗后 BPI-C 评估的疼痛 | 第37-39页 |
3.8 治疗后强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 第39-40页 |
3.9 治疗后爆发痛的变化 | 第40-41页 |
3.10 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 第41-43页 |
3.11 治疗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55页 |
5.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文献综述 | 第64-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94页 |
1.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资料 | 第72-73页 |
2. 患者知情同意书 | 第73-78页 |
3. HANS 仪说明书 | 第78-80页 |
4. 患者一般资料的调查内容 | 第80-83页 |
5. BPI-C 中文版简式疼痛问卷 | 第83-86页 |
6. EORTC QLQ-C30 | 第86-88页 |
7. SAS 焦虑自评量表 | 第88-90页 |
8. SDS 抑郁自评量表 | 第90-92页 |
9. HAD 医院焦虑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