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写表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光抑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1 叶黄素循环 | 第12-13页 |
1.1.2 叶绿素循环 | 第13页 |
1.2 快速叶绿荧光诱导动力学在光抑制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1 分析 PSII 供体侧和受体侧的变化 | 第14-15页 |
1.2.2 分析 PSII 反应中心的变化 | 第15页 |
1.3 遮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1 遮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2 遮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7页 |
1.4 臭柏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1 臭柏的生理生态特性 | 第18-19页 |
1.4.2 臭柏的种子生产和繁殖更新 | 第19页 |
1.4.3 臭柏的人工造林 | 第19-20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1页 |
2.2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21页 |
2.2.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4页 |
2.3.1 JIP-test 分析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8页 |
3.1 遮荫对臭柏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38页 |
3.1.1 臭柏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24-28页 |
3.1.2 臭柏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28-32页 |
3.1.3 臭柏胞间 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32-34页 |
3.1.4 臭柏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34-36页 |
3.1.5 臭柏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3.2 遮荫对臭柏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42页 |
3.2.1 遮荫对臭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2 遮荫对臭柏叶黄素循环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遮荫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2-58页 |
3.3.1 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42-45页 |
3.3.2 量子产额或能量分配比率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45-51页 |
3.3.3 比活性参数日变化和月份变化 | 第51-55页 |
3.3.4 日变化和月份变化对 PSII 供体侧和受体侧的影响 | 第55-58页 |
4 讨论 | 第58-66页 |
4.1 遮荫对臭柏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4.1.1 遮荫对臭柏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2 遮荫对臭柏光合特性月份变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 遮荫对臭柏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遮荫对臭柏快速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 第61-64页 |
4.3.1 遮荫对臭柏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2 遮荫对臭柏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月份变化的影响 | 第62-64页 |
4.4 遮荫对光抑制的影响 | 第64-66页 |
5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