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磨粒地貌优化的钎焊金刚石磨抛盘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高强度钢应用及磨抛现状 | 第13-16页 |
1.1.1 船用高强度钢应用 | 第13-15页 |
1.1.2 船用高强度钢磨抛现状 | 第15-16页 |
1.2 钎焊金刚石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9页 |
1.2.1 天然金刚石与人造金刚石 | 第17-18页 |
1.2.2 金刚石的钎焊 | 第18-19页 |
1.3 钎焊金刚石工具磨抛高强度钢的构想 | 第19-21页 |
1.4 本课题拟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钎焊金刚石磨抛盘的磨粒排布优化 | 第22-39页 |
2.1 金刚石有序排布方式的选择 | 第22-29页 |
2.1.1 磨盘基体外形设计 | 第22-24页 |
2.1.2 单颗磨粒磨削轨迹 | 第24-26页 |
2.1.3 基于仿生学磨粒有序排布设计 | 第26-29页 |
2.2 金刚石磨抛盘磨削机理研究 | 第29-32页 |
2.2.1 磨削接触长度 | 第30页 |
2.2.2 最大切削深度 | 第30-31页 |
2.2.3 切屑有效平均宽度 | 第31-32页 |
2.3 金刚石有序排布参数的确定 | 第32-38页 |
2.3.1 主要磨削区域磨粒排布参数的确定 | 第33-36页 |
2.3.2 辅助磨削区域磨粒排布参数的确定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钎焊金刚石磨抛盘的制备 | 第39-50页 |
3.1 钎焊金刚石磨盘制备流程 | 第39-40页 |
3.2 基于ANSYS软件的钎焊磨盘温度场仿真 | 第40-46页 |
3.2.1 磨盘真空钎焊方法 | 第40-42页 |
3.2.2 金刚石工具钎焊加热模型的简化 | 第42-43页 |
3.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3.2.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3.3 钎焊温度曲线优化 | 第46-49页 |
3.3.1 夹具大小对钎焊温度场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工件外形对钎焊温度场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3 工装对钎焊温度场的影响 | 第48页 |
3.3.4 钎焊金刚石磨抛盘夹具的确定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钎焊金刚石磨抛盘磨抛性能研究 | 第50-60页 |
4.1 钎焊金刚石磨盘宏观及微观形貌 | 第50-51页 |
4.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第51-53页 |
4.3 磨粒磨损形貌 | 第53-55页 |
4.4 钎焊磨抛盘与树脂砂轮片对比试验 | 第55-58页 |
4.4.1 材料去除率与刀具寿命 | 第55-56页 |
4.4.2 切屑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钎焊金刚石磨抛盘减振降噪 | 第60-71页 |
5.1 弹性隔振结构 | 第60-63页 |
5.1.1 弹性隔振原理 | 第60-61页 |
5.1.2 弹性隔振结构设计 | 第61-63页 |
5.2 阻尼减振结构 | 第63-66页 |
5.2.1 阻尼减振原理 | 第63-64页 |
5.2.2 阻尼减振结构设计 | 第64-65页 |
5.2.3 结构可行性验证 | 第65-66页 |
5.3 磨盘磨抛噪音与振动试验 | 第66-70页 |
5.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第67页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