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辣木品种、密度、刈割试验与营养成分快速检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1.1 国内木本饲料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 国外木本饲料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辣木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1.4 辣木作为木本饲料的价值 | 第11-12页 |
1.5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第12-14页 |
1.5.1 近红外光谱技术简介 | 第12-14页 |
1.5.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2.1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设计 | 第16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3 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2.3.1 刈割试验 | 第16-17页 |
2.3.2 品种试验及密度试验 | 第17页 |
2.3.3 近红外建模处理 | 第17页 |
2.4 近红外仪器及软件 | 第17-18页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8页 |
2.5.1 各营养值近红外模型建立及优化 | 第18页 |
2.5.2 SAS数据分析 | 第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7页 |
3.1 不同辣木种和品种试验 | 第18-23页 |
3.1.1 不同辣木种的差异 | 第18-19页 |
3.1.2 不同辣木种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19-20页 |
3.1.3 三个品种间的差异 | 第20页 |
3.1.4 三个品种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20-23页 |
3.2 栽培试验 | 第23-33页 |
3.2.1 不同伐桩高度间的差异 | 第23页 |
3.2.2 不同伐桩高度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23-25页 |
3.2.3 不同地径范围间的差异 | 第25-26页 |
3.2.4 不同地径伐桩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26-29页 |
3.2.5 不同种植密度间的差异 | 第29-30页 |
3.2.6 不同种植密度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0-31页 |
3.2.7 不同刈割次数间的差异 | 第31-32页 |
3.2.8 刈割次数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 营养成分近红外模型建立 | 第33-37页 |
3.3.1 辣木叶样品营养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3.3.2 样品近红外光谱采集 | 第34-35页 |
3.3.3 选择校正集和外部验证集 | 第35页 |
3.3.4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 第35-36页 |
3.3.5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3.3.6 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3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7-41页 |
4.1 优良品种 | 第37-38页 |
4.2 最佳处理 | 第38-39页 |
4.3 近红外预测的应用 | 第39-40页 |
4.4 讨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试验附表 | 第4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