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膜技术简介 | 第11页 |
1.2 膜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 膜污染简介 | 第12-14页 |
1.4 膜的改性 | 第14-23页 |
1.4.1 膜改性材料 | 第14-17页 |
1.4.2 膜改性方法 | 第17-23页 |
1.5 课题研究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4-35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5-30页 |
2.3.1 SBMA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2 超滤膜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3 PEK-C超滤膜和PSF超滤膜的氯甲基化 | 第27-28页 |
2.3.4 ATRP反应 | 第28-30页 |
2.4 膜性能的表征 | 第30-33页 |
2.4.1 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 | 第30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0页 |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2.4.4 膜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2.5 静态蛋白吸附 | 第33页 |
2.5.1 PEK-C膜的蛋白吸附实验 | 第33页 |
2.5.2 PSF的蛋白吸附试验 | 第33页 |
2.6 抗菌实验 | 第33-35页 |
2.6.1 菌种活化 | 第33-34页 |
2.6.2 固定液的配置 | 第34页 |
2.6.3 PEK-C抗菌实验 | 第34页 |
2.6.4 PSF抗菌实验 | 第34-35页 |
第3章 聚芳醚酮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5-54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SBMA的表征 | 第35-36页 |
3.3 PEK-C-g-PSBMA膜的形貌表征 | 第36-38页 |
3.4 PEK-C-g-PSBMA膜的XPS分析 | 第38-39页 |
3.5 PEK-C-g-PSBMA膜的ATR-FTIR分析 | 第39页 |
3.6 静态接触角的分析 | 第39-46页 |
3.6.1 氯甲基化温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39-40页 |
3.6.2 氯甲基化反应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3 氯甲基化反应中各物质的量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4 ATRP反应温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5 ATRP反应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6 SBMA浓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 膜性能的测试 | 第46-51页 |
3.7.1 氯甲基化时间对PEK-C膜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7.2 ATRP反应时间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3.8 蛋白吸附实验 | 第51页 |
3.9 抗菌实验 | 第51-52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聚砜的改性及其性能测试 | 第54-72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PSF-g-PSBMA膜的形貌表征 | 第54-56页 |
4.3 PSF-g-PSBMA膜的XPS分析 | 第56-57页 |
4.4 PSF-g-PSBMA膜的ATR-FTIR分析 | 第57-58页 |
4.5 静态接触角的分析 | 第58-64页 |
4.5.1 氯甲基化温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8-59页 |
4.5.2 氯甲基化反应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9-60页 |
4.5.3 氯甲基化反应中各物质的量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60-61页 |
4.5.4 ATRP反应温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5 ATRP反应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6 SBMA浓度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63-64页 |
4.6 膜性能的测试 | 第64-69页 |
4.6.1 氯甲基化反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4.6.2 ATRP反应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4.7 蛋白吸附实验 | 第69-70页 |
4.8 抗菌实验 | 第7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