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脉搏波特征点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脉搏波特征点识别的难点 | 第10-11页 |
1.2.3 血压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脉搏波信号采集及预处理 | 第14-33页 |
2.1 脉搏波信号的产生及其特点 | 第14-17页 |
2.1.1 脉搏波产生及传播 | 第14-16页 |
2.1.2 脉搏波信号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脉搏信号采集及实验设计 | 第17-19页 |
2.3 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 | 第19-24页 |
2.3.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去噪滤波 | 第20-22页 |
2.3.2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2.4 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 | 第24-32页 |
2.4.1 阈值的选取 | 第26-28页 |
2.4.2 去噪效果评价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脉搏波信号特征点识别 | 第33-48页 |
3.1 基于微分法的脉搏波特征点识别 | 第33-35页 |
3.2 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点识别 | 第35-37页 |
3.3 基于波形时域特征和小波分解的脉搏波特征点识别法 | 第37-44页 |
3.3.1 特征点b和c的识别定位 | 第38-39页 |
3.3.2 特征点f和g的识别定位 | 第39-40页 |
3.3.3 特征点e的识别 | 第40-42页 |
3.3.4 特征点d的识别定位 | 第42-44页 |
3.4 特征点识别效果评价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无创血压监测模型 | 第48-63页 |
4.1 隐Markov模型理论 | 第48-49页 |
4.2 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4.3 输入参数的选取 | 第52-54页 |
4.3.1 脉搏波波形特征参数 | 第52-53页 |
4.3.2 生理参数的选取 | 第53-54页 |
4.4 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54-61页 |
4.4.1 与拟合曲线方法对比 | 第54-56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56-57页 |
4.4.3 相对误差分析 | 第57-58页 |
4.4.4 配对t检验 | 第58-59页 |
4.4.5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3-66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