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16页 |
1.1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的概述 | 第11-13页 |
1.1.1 植物挥发物的定义 | 第11-12页 |
1.1.2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 第12页 |
1.1.3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第12页 |
1.1.4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12-13页 |
1.1.5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驱避行为的影响 | 第13页 |
1.1.6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 第13页 |
1.2 桉树叶片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的概述 | 第13-14页 |
1.2.1 桉树叶片挥发物成分 | 第13-14页 |
1.2.2 桉树叶片挥发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 第14页 |
1.3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桉树不同无性系抗虫性等级的划分 | 第16-17页 |
2.1.1 野外危害情况调查 | 第16页 |
2.1.2 人工接种危害情况观察 | 第16-17页 |
2.1.3 抗性等级与危害症状划分 | 第17页 |
2.2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成分测定 | 第17-18页 |
2.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17页 |
2.2.2 样品挥发物的提取 | 第17页 |
2.2.3 气质分析方法和条件 | 第17-18页 |
2.3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对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的趋性研究 | 第18-20页 |
2.3.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第18页 |
2.3.2 样品挥发物的提取 | 第18页 |
2.3.3 测定装置 | 第18-19页 |
2.3.4 处理组合设置 | 第19页 |
2.3.5 测定方法 | 第19页 |
2.3.6 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2.4 松节油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和长尾啮小蜂羽化作用的研究 | 第20-21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71页 |
3.1 桉树不同无性系抗虫性等级的划分 | 第21-22页 |
3.1.1 野外调查桉树受危害症状 | 第21页 |
3.1.2 不同桉树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性差异 | 第21-22页 |
3.1.3 人工接种桉树无性系受害症状 | 第22页 |
3.1.4 桉树无性系抗性等级划分 | 第22页 |
3.2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成分 | 第22-60页 |
3.2.1 叶片挥发物的提取率 | 第22-24页 |
3.2.2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的1年生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成分 | 第24-40页 |
3.2.3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的2年生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成分 | 第40-56页 |
3.2.4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不同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成分的比较 | 第56-60页 |
3.3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对其危害后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 第60-64页 |
3.3.1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对桉树不同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 第60-62页 |
3.3.2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在桉树不同无性系叶片挥发物之间的趋性反应 | 第62-64页 |
3.4 松节油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和长尾啮小蜂羽化出孔的影响 | 第64-71页 |
3.4.1 室内试验 | 第64-69页 |
3.4.2 林间试验 | 第69-7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1-74页 |
4.1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症状及桉树无性系的抗虫性等级划分 | 第71-72页 |
4.2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对8个桉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 第72-73页 |
4.3 松节油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和长尾啮小蜂羽化出孔的影响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