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 | 第12-13页 |
二、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周边化的迫切需要 | 第13页 |
三、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 | 第13-14页 |
四、有利于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 第14页 |
五、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稳定及民族团结 | 第14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金融开放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沿边开放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四、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五、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五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分析 | 第22-48页 |
第一节 中国及云南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 第22-26页 |
一、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 第22页 |
二、越南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2-23页 |
三、缅甸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四、老挝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4页 |
五、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4-25页 |
六、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内金融发展现状 | 第26-48页 |
一、云南省经济发展状况 | 第26-29页 |
二、云南省整体金融发展状况 | 第29-36页 |
三、沿边各地州的金融发展状况 | 第36-48页 |
第三章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8-55页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和定义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基于云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49-53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49-50页 |
二、VAR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三、脉冲响应分析 | 第51-52页 |
四、方差分解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 第55-62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沿边金融开放进程 | 第55-56页 |
一、云南省经济实力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55页 |
二、云南生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沿边金融开放进程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云南生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定、国情复杂 | 第56-57页 |
一、云南省周边部分国家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定 | 第56页 |
二、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存在投资壁垒 | 第56页 |
三、周边国家国情复杂,国家间双向交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 第56-57页 |
第三节 云南省微观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 第57-60页 |
一、云南省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57页 |
二、人民币跨境结算、流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57-58页 |
三、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政策制约依旧存在 | 第58-59页 |
四、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制约着社会融资的有效性 | 第59页 |
五、云南省金融机构跨国经营进程缓慢 | 第59页 |
六、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创新积极性 | 第59-60页 |
七、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政策制约依旧存在 | 第60页 |
第四节 沿边地州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一、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 第60页 |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第60-61页 |
三、农村金融服务工作进展缓慢 | 第61页 |
四、试验区缺乏“特事特办”的工作支持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加快推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 第62-74页 |
第一节 夯实改革试验区内经济基础,助推跨境金融发展 | 第62-64页 |
一、加强云南互联互通建设 | 第62页 |
二、全面支持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源开发 | 第62-63页 |
三、加快云南省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 第63页 |
四、继续加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贸易发展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支持跨境金融合作,扩大沿边金融开放 | 第64-65页 |
一、加快签订结算、清算协议,积极推进金融合作 | 第64页 |
二、建立跨境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的协调机制 | 第64-65页 |
三、打造云南省沿边地区跨境金融合作交流平台 | 第65页 |
四、积极探索中央与地方、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 第65页 |
第三节 加大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 | 第65-67页 |
一、在云南地区搭建人民币对非自由兑换货币的交易平台 | 第65-66页 |
二、完善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建设 | 第66页 |
三、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改革创新 | 第66-67页 |
第四节 完善试验区金融机构体系 | 第67-68页 |
一、加大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 | 第67页 |
二、积极引进国外金融机构在沿边改革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 | 第67-68页 |
三、引导国内金融机构有策略的进行跨国经营 | 第68页 |
四、引导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的业务良性发展 | 第68页 |
第五节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第68-70页 |
一、探索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的建立 | 第68-69页 |
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到香港及海外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 | 第69页 |
三、引入国外资本设立外资股权基金、合资股权基金 | 第69页 |
四、构建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企业资本的合理流动 | 第69-70页 |
五、积极支持省内企业上市 | 第70页 |
第六节 优化改革试验区内金融生态环境 | 第70-72页 |
一、完善金融机构的立法 | 第71页 |
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 第71-72页 |
第七节 完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72-74页 |
一、建立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体系 | 第72页 |
二、探索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 第72页 |
三、完善金融执法体系,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 | 第72-73页 |
四、建立国别风险评估的长效机制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