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简介董其昌及其《烟江叠嶂图》 | 第6-7页 |
二、烟江叠嶂图分类解析 | 第7-30页 |
1.技术向度 | 第9-11页 |
1.1.笔墨的配置 | 第9-10页 |
1.2.绘画的步骤 | 第10-11页 |
2.立意向度 | 第11-15页 |
2.1.构图的经营 | 第11-13页 |
2.2.丘壑的构架 | 第13-15页 |
3.形态表现分析 | 第15-26页 |
1)点 | 第16-21页 |
1.1)点与点的关系 | 第16-19页 |
1.2)点组与点组的关系 | 第19-21页 |
2)线 | 第21-25页 |
2.1)线与线的关系 | 第22-25页 |
2.2)线组与线组的关系 | 第25页 |
3)面 | 第25-26页 |
3.1)形状与面积 | 第25-26页 |
3.2)形状内的质地表现 | 第26页 |
3.3)面的视觉重量与进退感 | 第26页 |
4.形式分析后的反思——对山水的认知 | 第26-30页 |
三、重构组合 | 第30-37页 |
1.交换位置后的表现可能性 | 第32-33页 |
2.交换某些关系后的表现可能性 | 第33页 |
3.导入其他关系后产生的表现可能性 | 第33-37页 |
四、创作实践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