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1 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1.2 国外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2.1.3 国内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 | 第13-14页 |
2.2 并购相关研究 | 第14-19页 |
2.2.1 关于并购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2.2.2 并购融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2.3 并购绩效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第3章 产业投资基金在半导体行业中的运用现况分析 | 第20-30页 |
3.1 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20-25页 |
3.1.1 半导体行业概述 | 第20页 |
3.1.2 半导体行业特点 | 第20-21页 |
3.1.3 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2 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扶持战略 | 第25-27页 |
3.3 产业投资基金在半导体行业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第4章 长电科技收购星科金朋案例概述 | 第30-38页 |
4.1 并购参与方介绍 | 第30-33页 |
4.1.1 收购方 | 第30-32页 |
4.1.2 标的公司—星科金鹏 | 第32-33页 |
4.1.3 交易对手—STSPL | 第33页 |
4.2 并购动机 | 第33-35页 |
4.3 并购重组过程与融资安排 | 第35-38页 |
4.3.1 并购交易过程 | 第35页 |
4.3.2 收购中的融资安排 | 第35-36页 |
4.3.3 本次收购中的其他事项 | 第36-37页 |
4.3.4 后续重组进展 | 第37-38页 |
第5章 产业投资基金在案例中的作用分析 | 第38-51页 |
5.1 财务支持作用 | 第38-42页 |
5.1.1“蛇吞象”实力悬殊,收购方自筹资金缺口大 | 第38-40页 |
5.1.2 支持收购方的杠杆融资策略 | 第40-41页 |
5.1.3 提供较长的债务缓冲时间 | 第41-42页 |
5.2 风险控制作用 | 第42-45页 |
5.2.1 防控债务违约风险 | 第42-43页 |
5.2.2 防控长电科技控制权变更风险 | 第43-45页 |
5.3 资源整合作用 | 第45-46页 |
5.3.1 并购中协调支持作用 | 第45-46页 |
5.3.2 产业资源整合作用 | 第46页 |
5.4 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方式优缺点分析 | 第46-51页 |
5.4.1 本次并购采用的融资途径梳理 | 第46-49页 |
5.4.2 案例中融资途径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第6章 收购绩效分析 | 第51-62页 |
6.1 收购后的短期股价表现 | 第51-53页 |
6.2 收购后的财务表现 | 第53-55页 |
6.3 盈利预测与敏感性分析 | 第55-60页 |
6.3.1 盈利预测 | 第55-58页 |
6.3.2 敏感性分析 | 第58-60页 |
6.4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分析 | 第60页 |
6.5 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实施效果 | 第60-62页 |
6.5.1 为并购提供了多方面支持 | 第60-61页 |
6.5.2 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 第61-62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7.2 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63-65页 |
7.2.1 案例启示 | 第63-64页 |
7.2.2 研究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