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二 关键词界定 | 第16-20页 |
三 艾略特诗学的现代性特征 | 第20-23页 |
第一章 艾略特传统诗学观——以传统批判工具理性 | 第23-40页 |
第一节 艾略特传统诗学观的内涵 | 第23-29页 |
一 以现代性视角揭示传统的危机 | 第24-25页 |
二 传统与现代性 | 第25-29页 |
第二节 艾略特的诗剧理想 | 第29-34页 |
一 诗与剧的关系 | 第30-32页 |
二 传统诗剧的危机与现代诗剧的复兴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古典文学教育 | 第34-40页 |
一 现代教育中古典文学的地位 | 第35-37页 |
二 提倡古典文学教育 | 第37-40页 |
第二章 艾略特形式主义诗学观——以审美批判工具理性 | 第40-56页 |
第一节 形式本体论 | 第41-44页 |
一 作者到文本 | 第41-43页 |
二 语言和形式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非个性化理论——文学形式与主体 | 第44-50页 |
一 个性与非个性 | 第45-47页 |
二 与新批评的关联 | 第47-50页 |
第三节 客观对应物——文学形式与客体 | 第50-56页 |
一 物化与客观物 | 第51-52页 |
二 意象、象征与客观对应物 | 第52-56页 |
第三章 艾略特诗学价值理性的回归 | 第56-80页 |
第一节 现代性的困境和诗歌的社会功能 | 第56-61页 |
一 现代性的困境 | 第57-59页 |
二 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诗人的使命 | 第59-61页 |
第二节 艾略特的新人文主义观 | 第61-71页 |
一 批判自由主义 | 第62-64页 |
二 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吸收发扬 | 第64-68页 |
三 艾略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理想 | 第68-71页 |
第三节 古典秩序的回归 | 第71-80页 |
一 共同的文化理想 | 第72-75页 |
二 有机社会的构建 | 第75-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后记 | 第87-89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