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膝骨性关节炎概述 | 第14页 |
1.2 膝骨性关节炎的放射学表现 | 第14-15页 |
1.3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 | 第15-18页 |
1.3.1 物理疗法 | 第16页 |
1.3.2 药物治疗 | 第16-17页 |
1.3.2.1 缓解症状的药物 | 第16页 |
1.3.2.2 延缓膝骨性关节炎病程的药物 | 第16-17页 |
1.3.2.3 抗生素类药物 | 第17页 |
1.3.3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 第17-18页 |
1.3.4 手术治疗 | 第18页 |
1.4 玻璃酸钠的作用机制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 实验对象 | 第20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20-22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2-29页 |
3.1 病例收集 | 第22-26页 |
3.2 分组 | 第26页 |
3.3 填写个人资料并进行膝关节WOMAC评分 | 第26-28页 |
3.4 随访时进行膝关节治疗后WOMAC评分 | 第28页 |
3.5 计算治疗改善率 | 第28页 |
3.6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9-36页 |
4.1 不同放射学特性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玻璃酸钠疗效分析 | 第29-32页 |
4.1.1 玻璃酸钠治疗后第1个月治疗有效率 | 第29-30页 |
4.1.2 玻璃酸钠治疗后第6个月治疗有效率 | 第30-32页 |
4.2 同一放射学特性的膝骨性关节炎疗程结束后不同时期的疗效分析 | 第32-36页 |
4.2.1 A组玻璃酸钠治疗后第1个月与第6个月疗效比较 | 第32页 |
4.2.2 B组玻璃酸钠治疗后第1个月与第6个月疗效比较 | 第32-33页 |
4.2.3 C组玻璃酸钠治疗后第1个月与第6个月疗效比较 | 第33-36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6-40页 |
5.1 不同放射学特性的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差异性分析 | 第36-37页 |
5.2 相同放射学特性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时期的疗效差异分析 | 第37-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综述 | 第44-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外科学专业型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