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过渡金属氧化物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0页
    1.1 引言第12-15页
    1.2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第15-17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定义第15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第15-17页
        1.2.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7页
        1.2.4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第17页
        1.2.5 超级电容器性能影响因素第17页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第17-21页
        1.3.1 水溶液电解质第18-19页
        1.3.2 有机电解质第19页
        1.3.3 离子液体电解质第19-20页
        1.3.4 氧化还原电解质第20-21页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第21-31页
        1.4.1 碳基电极材料及其复合电极材料第22-23页
        1.4.2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基电极材料及其复合电极材料第23-29页
        1.4.3 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第29-31页
    1.5 本文立题思想与研究内容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40页
第二章 TiO_2@聚苯胺核壳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高性能超级电容性能研究第40-60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实验所用原料与设备仪器第41-42页
    2.3 实验方法第42-45页
        2.3.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第42-43页
        2.3.2 TiO_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43页
        2.3.3 TiO_2@ C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43页
        2.3.4 TiO_2@ MnO_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43页
        2.3.5 TiO_2@ PANI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43-44页
        2.3.6 网状PANI的制备第44页
        2.3.7 球形聚苯胺球的制备第44-4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2.4.1 红外光谱第45页
        2.4.2 X-射线粉末衍射第45-46页
        2.4.3 EDX能谱(元素分析)第46-47页
        2.4.4 扫描和透射电镜(SEM和TEM)第47-50页
        2.4.5 电化学基本测试与计算第50-52页
        2.4.6 循环伏安方法测试(CV)第52页
        2.4.7 充放电测试(GCD)第52-54页
        2.4.8 循环稳定性第54-55页
        2.4.9 电化学阻抗 (EIS)第55-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三章 TiO_2纳米棒@MnO_2纳米片核壳阵列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第60-75页
    3.1 引言第60页
    3.2 实验所用原料与设备仪器第60-62页
    3.3 实验方法第62-63页
        3.3.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第62页
        3.3.2 TiO_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62页
        3.3.3 核壳异质结构的TiO_2@ MnO_2的制备第62-6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3.4.1 X-射线粉末衍射第63-64页
        3.4.2 EDX能谱(元素分析)第64-65页
        3.4.3 扫描和透射电镜第65-67页
        3.4.4 电化学基本测试与计算第67页
        3.4.5 循环伏安方法测试(CV)和充放电测试(GCD)第67-70页
        3.4.6 循环稳定性测试第70页
        3.4.7 电化学阻抗 (EIS)第70-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四章 TiO_2@Ni O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物阵列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第75-89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实验所用原料与设备仪器第76-77页
    4.3 实验方法第77-78页
        4.3.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第77页
        4.3.2 TiO_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77-78页
        4.3.3 核壳结构阵列TiO_2@Ni O的制备第7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8-85页
        4.4.1 X-射线粉末衍射第78-79页
        4.4.2 EDX能谱(元素分析)第79-80页
        4.4.3 扫描和高倍透射电镜第80-81页
        4.4.4 电化学基本测试与计算第81页
        4.4.5 循环伏安方法测试(CV)和充放电测试(GCD)第81-83页
        4.4.6 循环稳定性测试第83页
        4.4.7 电化学阻抗 (EIS)第83-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第五章 TiO_2/Zn O@NiO三维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第89-105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实验所用原料与设备仪器第90-91页
    5.3 实验方法第91-93页
        5.3.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第91页
        5.3.2 TiO_2纳米棒纤维的制备第91-92页
        5.3.3 松树叶状TiO_2/Zn O的制备第92页
        5.3.4 松树叶状TiO_2/Zn O@Ni O三维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第92页
        5.3.5 Zn O@Ni O核壳纳米阵列复合物的制备第92-93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3-102页
        5.4.1 X-射线粉末衍射第93-94页
        5.4.2 EDX能谱(元素分析)第94-95页
        5.4.3 扫描和透射电镜(SEM和TEM)第95-97页
        5.4.4 电化学基本测试与计算第97页
        5.4.5 循环伏安方法测试(CV)和充放电测试(GCD)第97-99页
        5.4.6 电化学阻抗 (EIS)第99-100页
        5.4.7 沉积时间对材料电性能影响第100-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映射芽的相对有限决定性
下一篇:近现代女性期刊性别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