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与业务论文

美日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比较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三、 选题的意义第13-14页
    四、 结构与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企业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第16-55页
    一、 产权理论第16-27页
        (一) 产权的含义第16-18页
        (二) 交易费用理论第18-21页
        (三) 产权制度与效率第21-25页
        (四) 产权制度变迁第25-27页
    二、 现代企业理论第27-38页
        (一) 企业产权制度第27-29页
        (二) 企业契约的性质第29-31页
        (三) 企业所有权安排第31-38页
    三、 现代企业的经济学解释第38-52页
        (一) 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第38-40页
        (二) 公司治理结构第40-52页
    四、 理论评述第52-55页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第55-83页
    一、 银行产权制度第55-60页
        (一) 银行产权制度的类型第55-58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第58-59页
        (三) 西方国有银行的私有化改革第59-60页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第60-67页
        (一) 股份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第60页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形成第60-62页
        (三)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模式第62-64页
        (四)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第64页
        (五) 股份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效率分析第64-67页
    三、 现代商业银行体系第67-77页
        (一)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67-71页
        (二) 现代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第71-73页
        (三) 商业银行的监管第73-75页
        (四) 国际清算银行及《巴塞尔协议》第75-77页
    四、 全球银行业发展的趋势第77-83页
        (一) 金融风险全球化趋势第77-79页
        (二) 银行业兼并重组加快第79-81页
        (三) 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第81-83页
第四章 美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第83-113页
    一、 美国商业银行体制第83-93页
        (一) 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第83-89页
        (二) 商业银行体制第89-92页
        (三) 多元化的银行监管第92-93页
    二、 美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第93-99页
        (一) 分散的股权结构第93-95页
        (二) 个人持股第95-97页
        (三) 机构投资者第97-99页
    三、 美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99-109页
        (一) 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结构第99-100页
        (二) 股东大会第100-101页
        (三) 董事会的功能第101-104页
        (四) 经营者的权力与义务第104-105页
        (五) 激励与约束机制第105-109页
    四、 美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转变第109-113页
        (一) 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第109-110页
        (二) 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影响第110-111页
        (三) 机构投资者的转变第111-113页
第五章 日本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第113-143页
    一、 日本商业银行制度第113-122页
        (一) 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13-114页
        (二) 二战后金融体制的演变第114-117页
        (三) 商业银行体制第117-122页
    二、 日本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第122-132页
        (一) 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第122-124页
        (二) 法人相互持股第124-129页
        (三) 银企相互持股第129-132页
    三、 日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132-138页
        (一) 内部控制型公司治理结构第132-133页
        (二) 股东大会第133-134页
        (三) 董事与董事会第134-136页
        (四) 监事与监事会第136-137页
        (五) 经营者与员工的激励机制第137-138页
    四、 日本商业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138-143页
        (一) 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138-139页
        (二)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第139-141页
        (三) 商业银行变革的趋势第141-143页
第六章 美国和日本商业银行比较第143-166页
    一、 商业银行制度比较第143-146页
        (一) 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第143页
        (二) 政府对银行的干预第143-145页
        (三) 金融自由化改革第145-146页
    二、 股权结构比较第146-150页
        (一) 个人持股第146-148页
        (二) 法人和机构投资者第148-149页
        (三) 持股结构第149-150页
    三、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第150-155页
        (一) 内部治理结构第150-152页
        (二) 外部治理结构第152-153页
        (三) 治理机制差异第153-155页
    四、 激励机制的比较第155-157页
    五、 银企关系的比较第157-160页
        (一) 美国银企隔离制度第157-158页
        (二)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第158-159页
        (三) 两种银企关系的差异第159-160页
    六、 市场制度与历史文化比较第160-161页
    七、 经营业绩比较第161-166页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166-203页
    一、 金融改革的历史回顾第166-171页
        (一) 银行专业化阶段第166-167页
        (二) 混业经营阶段第167-168页
        (三) 整顿金融秩序第168页
        (四) 商业银行改革阶段第168-171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分析第171-182页
        (一) 国有独资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第172-173页
        (二) 国有产权制度的弊端第173-176页
        (三)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分析第176-182页
    三、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制度环境第182-189页
        (一) 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第182-184页
        (二) 制度环境的现状第184-188页
        (三) 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第188-189页
    四、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第189-203页
        (一) 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第189-191页
        (二)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第191-192页
        (三)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第192-194页
        (四) 加强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第194-196页
        (五) 完善相关市场制度第196-199页
        (六) 健全银行法律体系第199-201页
        (七) 银企关系的未来第201-203页
结 论第203-206页
注 释第206-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20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20-221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221-224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224页
致 谢第229-230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世界不同体制国家政府质量研究——兼论中国政府质量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