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物理层信道安全预备理论 | 第18-37页 |
2.1 信息论预备知识 | 第18-23页 |
2.1.1 熵 | 第18-19页 |
2.1.2 互信息 | 第19-21页 |
2.1.3 微分熵 | 第21-22页 |
2.1.4 强典型序列 | 第22-23页 |
2.2 病态问题 | 第23-27页 |
2.2.1 病态问题概念 | 第24页 |
2.2.2 物理层信道安全基本模型 | 第24-25页 |
2.2.3 基于病态问题的物理层信道安全分析 | 第25-27页 |
2.3Ⅰ类病态问题 | 第27-32页 |
2.3.1 Ⅰ类病态问题的概念 | 第27-28页 |
2.3.2 内积运算因子的病态性分析 | 第28-29页 |
2.3.3 基于干扰的信道安全度量 | 第29-32页 |
2.4 Ⅱ类病态问题 | 第32-36页 |
2.4.1 Ⅱ类病态问题的概念 | 第32-34页 |
2.4.2 基于干扰的信道安全分析 | 第34-35页 |
2.4.3 存在干扰条件的信道安全量度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物理层信道安全中的新结论、模型及方法 | 第37-66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BCE模型保密达域的一个外部约束 | 第38-51页 |
3.2.1 系统模型与参量描述 | 第38-40页 |
3.2.2 BCE模型的外部约束及其证明 | 第40-47页 |
3.2.3 决定外部约束意义的门限条件 | 第47-49页 |
3.2.4 同类模型外部约束的分析比较 | 第49-51页 |
3.2.5 小结 | 第51页 |
3.3 存在主动攻击的MISO信道安全性分析 | 第51-60页 |
3.3.1 主动攻击情境 | 第52-54页 |
3.3.2 主动攻击下MISO信道安全性分析 | 第54-56页 |
3.3.3 信道主动攻击解决方案 | 第56-57页 |
3.3.4 效能分析及仿真实验 | 第57-60页 |
3.3.5 小结 | 第60页 |
3.4 基于双侧AN发送方法的信道安全性分析 | 第60-65页 |
3.4.1 系统模型及双侧AN发送方法 | 第60-62页 |
3.4.2 模型效能参数 | 第62-63页 |
3.4.3 与其他模型方法的比较 | 第63-64页 |
3.4.4 小结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物理层MIMO信道安全模型及功率优化分配 | 第66-87页 |
4.1 引言 | 第66-68页 |
4.2 基于GSVD的BF方法在MIMO信道上的功率优化分配 | 第68-76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69-70页 |
4.2.2 信道功率优化分配 | 第70-73页 |
4.2.3 数值结果与仿真实验 | 第73-76页 |
4.2.4 小结 | 第76页 |
4.3 基于人工噪声方法的MIMO信道功率优化研究 | 第76-86页 |
4.3.1 系统模型 | 第77-78页 |
4.3.2 信道容量与功率优化设计 | 第78-82页 |
4.3.3 讨论与拓展 | 第82-83页 |
4.3.4 数值分析与仿真实验 | 第83-85页 |
4.3.5 小结 | 第85-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MIMO信道的AN新方法及信道互涉安全性 | 第87-104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MIMO通信系统的AN方法 | 第88-92页 |
5.2.1 基于AN的MIMOME信道安全模型 | 第88-90页 |
5.2.2 MIX-AN信道优化方法 | 第90-92页 |
5.3 信道互涉情况下AN方法的安全性 | 第92-96页 |
5.3.1 信道互涉对基于AN方法信道的影响 | 第93-96页 |
5.4 基于信道互涉的病态问题安全性分析 | 第96-103页 |
5.4.1 信道互涉条件下信道危险度定义 | 第97页 |
5.4.2 基于Ⅰ类病态问题的信道危险度分析 | 第97-101页 |
5.4.3 基于Ⅱ类病态问题的信道危险度分析 | 第101-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6.2 研究中的问题与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116-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