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东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的“源—汇”作用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第12页
    1.2 多溴联苯醚简介第12-18页
        1.2.1 多溴联苯醚的结构和性质第13-16页
        1.2.2 多溴联苯醚的生产、使用以及法律法规第16-18页
        1.2.3 多溴联苯醚的毒性第18页
    1.3 多溴联苯醚的来源与环境行为第18-21页
        1.3.1 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来源第18-19页
        1.3.2 多溴联苯醚的环境行为第19-21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1 国外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2 国内研究进展第24页
    1.5 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4-29页
        1.5.1 研究意义第24-28页
        1.5.2 研究内容第28页
        1.5.3 创新之处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38-42页
    2.1 东海概况第38页
    2.2 东亚季风第38页
    2.3 东海流系第38-39页
    2.4 东海表层沉积物分布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42-50页
    3.1 多溴联苯醚分析第42-46页
        3.1.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3.1.2 样品前处理分析第43-45页
        3.1.3 仪器分析第45-46页
    3.2 颗粒态气溶胶有机碳(OC)、元素碳分析(EC)第46-47页
    3.3 沉积柱定年第47页
    3.4 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粒度分析第47-50页
        3.4.1 有机碳含量分析第47-48页
        3.4.2 粒度分析第48-50页
第四章 东海大气中多溴联苯醚的季节变化与来源分析第50-72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样品采集第50-53页
        4.2.1 东海大气采样点(花鸟岛)概况第50-53页
        4.2.2 样品采集第53页
    4.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第53-5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4.4.1 东海大气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水平第54-56页
        4.4.2 与国内外研究对比第56-58页
        4.4.3 多溴联苯醚单体分布模式及来源分析第58页
        4.4.4 季节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第58-62页
        4.4.5 多溴联苯醚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第62-63页
    4.5 小结第63-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五章:东海多溴联苯醚的干湿沉降及气—水交换研究第72-90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样品采集第72-74页
        5.2.1 大气样品采集第72-73页
        5.2.2 降水样品采集第73页
        5.2.3 表层海水样品采集第73-74页
    5.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第7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74-87页
        5.4.1 东海表层海水中多溴联苯醚的含量和组成第74-77页
        5.4.2 多溴联苯醚的于湿沉降以及水—气交换通量第77-87页
    5.5 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第六章 东海沿岸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水平、分布及埋藏量第90-110页
    6.1 引言第90页
    6.2 样品采集第90-92页
    6.3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QA/QC)第92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92-101页
        6.4.1 多溴联苯醚的浓度水平第92-95页
        6.4.2 PBDEs空间分布第95-96页
        6.4.3 多溴联苯醚与有机碳含量和粒径的相互关系第96-97页
        6.4.4 多溴联苯醚单体分布模式及可能来源分析第97-101页
        6.4.5 沉积通量第101页
    6.5 小结第101-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七章 东海泥质区多溴联苯醚的高分辨沉积记录第110-124页
    7.1 引言第110-111页
    7.2 样品采集第111-113页
    7.3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QA/QC)第113页
    7.4 结果与讨论第113-119页
        7.4.1 沉积柱定年结果第113-114页
        7.4.2 粒度分析结果第114页
        7.4.3 沉积柱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与组成特征第114-116页
        7.4.4 多溴联苯醚的污染历史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第116-119页
    7.5 小结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4-126页
    8.1 结论第124-125页
    8.2 展望第12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一代绿色TWDM-PON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工噪声的物理层信道安全及功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