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从因时到没落—晩期桐城派与现代性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7-23页
    一、研究缘起,从主流文学到桐城谬种第7-9页
    二、时间、空间与社会身份的三维聚焦第9-13页
    三、晚期桐城派研究综述第13-18页
    四、从现代性出发第18-21页
    注释第21-23页
第一章 生活空间与现代性的另一种起源第23-48页
    第一节 近代幕府与文学的现代性第23-28页
    第二节 近世学堂与文学的现代性第28-34页
    第三节 域外:流动的现代性空间第34-38页
    第四节 晚期桐城派作家的生活形态与文学生产第38-46页
    注释第46-48页
第二章 曾门四弟子:济世变求雅正,独领风骚第48-71页
    第一节 吴汝纶:文以存道,济时变第48-53页
    第二节 张裕钊:因声求气,崇礼明道第53-58页
    第三节 薛福成:经世文章,醇雅有度第58-63页
    第四节 黎庶昌:吸纳中西,词章事功第63-68页
    注释第68-71页
第三章 桐城嫡传:谨守家法回归理学,声势渐微第71-90页
    第一节 姚永朴:词雅气渊,谨守家法第71-76页
    第二节 姚永概:真能绍桐城之学者第76-79页
    第三节 马其昶:桐城殿军第79-83页
    第四节 贺涛:深哀文衰,执静守动第83-87页
    注释第87-90页
第四章 桐城新变与余绪:新思想与旧载体的纠葛第90-114页
    第一节 严复:优雅的译介者第90-95页
    第二节 林纾:“离经叛道”的古文捍卫者第95-100页
    第三节 张謇:被“遮蔽”的桐城派传人第100-105页
    第四节 吴闿生:桐城派守夜人:譬彼舟流,不知所届第105-110页
    注释第110-114页
第五章 现代性突围与失守第114-145页
    第一节 新世界、新国家与新情感第114-118页
    第二节 新语言与新形式第118-121页
    第三节 实用、世用与怡情第121-125页
    第四节 现代文学空间中的别样风景——基于《青鹤》杂志的考察第125-134页
    第五节 艰难的突围第134-141页
    注释第141-145页
结语不尽优雅地落幕第145-148页
    注释第147-14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8-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读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内部流场特性及气动声学模型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流体制备石墨烯、氧化钛纳米薄层的过程及热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