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8页 |
1.1 引言 | 第18-19页 |
1.2 银基钎料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2.1 银基钎料的分类及研究概述 | 第19-23页 |
1.2.2 银基钎料的应用研究 | 第23-26页 |
1.3 AgCuZnSn钎料的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1.3.1 AgCuZnSn钎料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3.2 合金元素对AgCuZnSn钎料的影响研究 | 第28-30页 |
1.4 银基钎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1.5 镀覆技术在钎焊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32-34页 |
1.6 扩散合金化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34-36页 |
1.7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 | 第38-50页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8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38-41页 |
2.3 钎料制备方法 | 第41-44页 |
2.3.1 预处理 | 第41页 |
2.3.2 镀覆方法 | 第41-44页 |
2.3.3 热扩散工艺 | 第44页 |
2.4 钎料及钎焊接头性能测试 | 第44-48页 |
2.4.1 钎料熔化温度试验 | 第44-45页 |
2.4.2 钎料润湿性试验 | 第45页 |
2.4.3 钎料成分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2.4.4 力学性能试验 | 第46页 |
2.4.5 钎料和钎焊接头的耐蚀性试验 | 第46-48页 |
2.5 微观测试分析 | 第48-50页 |
2.5.1 金相显微镜分析 | 第48页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8页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8页 |
2.5.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三章 镀覆制备过饱和钎料 | 第50-64页 |
3.1 电镀锡制备工艺优化 | 第50-54页 |
3.1.1 正交试验 | 第50-52页 |
3.1.2 综合性能 | 第52-54页 |
3.2 化学镀锡制备工艺优化 | 第54-57页 |
3.2.1 镀液温度 | 第54页 |
3.2.2 施镀时间 | 第54-55页 |
3.2.3 pH值 | 第55-57页 |
3.3 刷镀锡制备工艺优化 | 第57-63页 |
3.3.1 电流密度和刷镀速度 | 第57页 |
3.3.2 刷镀速度 | 第57-58页 |
3.3.3 刷镀电压 | 第58-59页 |
3.3.4 施镀时间 | 第59-60页 |
3.3.5 镀液温度 | 第60-61页 |
3.3.6 镀层形貌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带锡镀覆层钎料的扩散机制 | 第64-82页 |
4.1 基于扩散工艺的钎料性能优化 | 第64-75页 |
4.1.1 扩散过渡区组织 | 第64-69页 |
4.1.2 扩散参数对钎料熔化温度影响 | 第69-71页 |
4.1.3 扩散过渡区物相分析 | 第71-73页 |
4.1.4 Sn含量的扩散极限 | 第73-75页 |
4.2 扩散过渡区形成过程 | 第75-76页 |
4.3 扩散过渡区生长的数值分析 | 第76-81页 |
4.3.1 数学模型 | 第76-79页 |
4.3.2 扩散过渡区生长的参数 | 第79-80页 |
4.3.3 本构方程建立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过饱和钎料的性能优化 | 第82-102页 |
5.1 电镀—热扩散制备过饱和钎料的性能优化 | 第82-88页 |
5.1.1 钎料与镀层界面亲和力 | 第82-84页 |
5.1.2 钎料熔化温度 | 第84-87页 |
5.1.3 钎料润湿性 | 第87-88页 |
5.2 刷镀—热扩散制备过饱和钎料的性能优化 | 第88-93页 |
5.2.1 钎料熔化温度 | 第88-90页 |
5.2.2 钎料润湿性 | 第90-91页 |
5.2.3 钎料力学性能 | 第91-93页 |
5.3 过饱和钎料的润湿特性 | 第93-96页 |
5.3.1 润湿前驱膜效应 | 第93-94页 |
5.3.2 润湿特性分析 | 第94-96页 |
5.4 过饱和钎料的耐蚀性 | 第96-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过饱和钎料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 第102-132页 |
6.1 H62黄铜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 第102-109页 |
6.1.1 钎焊接头组织 | 第102-107页 |
6.1.2 接头力学性能 | 第107-109页 |
6.2 304不锈钢/H62黄铜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 第109-119页 |
6.2.1 钎焊接头组织 | 第109-114页 |
6.2.2 接头力学性能 | 第114-116页 |
6.2.3 接头的局部腐蚀性能 | 第116-119页 |
6.3 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 第119-130页 |
6.3.1 钎焊接头组织 | 第119-124页 |
6.3.2 接头力学性能 | 第124-127页 |
6.3.3 接头的局部腐蚀性能 | 第127-13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过饱和钎料的热力学特性 | 第132-145页 |
7.1 钎料熔化特性的热力学分析 | 第132-139页 |
7.1.1 非等温微分法 | 第134-137页 |
7.1.2 非等温积分法 | 第137-139页 |
7.2 钎焊工艺性和接头性能的定量表征 | 第139-143页 |
7.2.1 定量表征体系 | 第140-141页 |
7.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41-14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45-14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45-146页 |
8.2 创新点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62-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