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4页 |
1.2.1 页岩孔隙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 | 第11-13页 |
1.2.3 国内页岩气勘探及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9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3.2 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1.3.3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19页 |
2 黔西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7页 |
2.1 地层发育概况 | 第20-21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1-22页 |
2.3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2-23页 |
2.4 桐页1井 | 第23-27页 |
2.4.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4.2 钻井 | 第23-24页 |
2.4.3 钻遇地层 | 第24页 |
2.4.4 测井 | 第24-27页 |
3 样品采集与岩石学特征 | 第27-32页 |
3.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2 矿物成分特征 | 第28-29页 |
3.3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2页 |
3.3.1 有机质丰度 | 第29-30页 |
3.3.2 有机质类型 | 第30页 |
3.3.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0-32页 |
4 页岩孔隙特征 | 第32-52页 |
4.1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39页 |
4.1.1 扫描电镜 | 第32-34页 |
4.1.2 气体吸附法 | 第34-39页 |
4.1.3 高压汞孔径分析法 | 第39页 |
4.2 测试结果 | 第39-40页 |
4.3 孔隙类型 | 第40-43页 |
4.3.1 粒间孔 | 第40-41页 |
4.3.2 粒内孔 | 第41-42页 |
4.3.3 有机质孔 | 第42-43页 |
4.4 孔隙结构 | 第43-50页 |
4.4.1 微孔结构 | 第43-44页 |
4.4.2 中孔结构 | 第44-47页 |
4.4.3 宏孔结构 | 第47-48页 |
4.4.4 综合分析 | 第48-50页 |
4.5 孔隙体积 | 第50-52页 |
5 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52-58页 |
5.1 矿物组成对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 有机碳含量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第55-58页 |
6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