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经济社会和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全省资料 | 第16页 |
1.3.2 抽样调查资料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第18-34页 |
2.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 第18-28页 |
2.1.1 医疗卫生机构 | 第18-19页 |
2.1.2 床位数 | 第19-20页 |
2.1.3 卫生人力 | 第20-23页 |
2.1.4 医疗设备 | 第23-24页 |
2.1.5 卫生经费 | 第24-25页 |
2.1.6 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分析 | 第25页 |
2.1.7 医疗保障及其它方面 | 第25-28页 |
2.2 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第28-34页 |
2.2.1 门诊服务利用 | 第28-29页 |
2.2.2 住院服务利用 | 第29-31页 |
2.2.3 病床使用 | 第31-33页 |
2.2.4 医师工作效率 | 第33-34页 |
第3章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4-39页 |
3.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3.1.1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 第34页 |
3.1.2 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 第34页 |
3.1.3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 第34-35页 |
3.1.4 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 第35页 |
3.1.5 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后,资源共享不足 | 第35页 |
3.1.6 公立医院改革滞后 | 第35页 |
3.1.7 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35页 |
3.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35-39页 |
3.2.1 新医改和“新常态”背景下,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第35-36页 |
3.2.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发展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 第36页 |
3.2.3 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需要 | 第36-37页 |
3.2.4 疾病谱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要求创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 | 第37页 |
3.2.5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促使医疗机构功能不断完善 | 第37-38页 |
3.2.6 国家鼓励社会办医,促使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 | 第38页 |
3.2.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 第38-39页 |
第4章 总体思路及政策建议 | 第39-48页 |
4.1 合理与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体思路 | 第39-41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9页 |
4.1.2 配置目标 | 第39页 |
4.1.3 基本原则 | 第39-41页 |
4.2 合理与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政策建议 | 第41-48页 |
4.2.1 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 第42页 |
4.2.2 合理配置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 | 第42-43页 |
4.2.3 鼓励与支持社会办医 | 第43页 |
4.2.4 鼓励执业医师开展多点执业 | 第43页 |
4.2.5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4.2.6 强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页 |
4.2.7 编制与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 第44-45页 |
4.2.8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第45页 |
4.2.9 加强功能整合与分工协作 | 第45页 |
4.2.10 强化保障措施与监督评估 | 第45-48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