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被害人承诺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被害人承诺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2-18页
    1.1 被害人承诺的界定第12-15页
        1.1.1 被害人承诺的概念第12-14页
        1.1.2 被害人承诺的类型第14-15页
    1.2 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基础第15-18页
        1.2.1 自己决定权第15-16页
        1.2.2 刑法谦抑性第16-17页
        1.2.3 公平和正义第17-18页
第2章 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第18-29页
    2.1 被害人承诺有效的必要条件第18-22页
        2.1.1 主体条件第18-19页
        2.1.2 主观条件第19-21页
        2.1.3 客观条件第21-22页
    2.2 被害人承诺有效的限制条件第22-26页
        2.2.1 法益性质的限制第22-23页
        2.2.2 承诺权限范围的限制第23-25页
        2.2.3 社会相当性的限制第25-26页
    2.3 被害人承诺有效的补充条件第26-29页
        2.3.1 行为人对承诺的认识第26-27页
        2.3.2 侵害行为与承诺内容的一致性第27-29页
第3章 被害人承诺的效力第29-37页
    3.1 被害人承诺的效力根据第29-33页
        3.1.1 被害人承诺的效力根据的学说第29-30页
        3.1.2 学说评介第30-32页
        3.1.3 本文观点第32-33页
    3.2 被害人承诺效力的类型第33-37页
        3.2.1 学界有关被害人承诺效力的分类第33-35页
        3.2.2 被害人承诺效力的评析第35-37页
第4章 我国刑法中被害人承诺法定化的构想第37-45页
    4.1 被害人承诺法定化的现实意义第37-38页
        4.1.1 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第37页
        4.1.2 有利于规范司法活动第37-38页
        4.1.3 有利于刑事立法国际化第38页
    4.2 被害人承诺的体系性地位和法条设计第38-45页
        4.2.1 被害人承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定位第38-42页
        4.2.2 被害人承诺的法条设计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泰广告语言对比研究--以手机广告为例
下一篇:汉泰为人处世类成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