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既有桥梁概述 | 第12-14页 |
1.1.1 既有桥梁现状 | 第12页 |
1.1.2 既有桥梁事故及病害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公路桥梁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定仍需研究的问题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方法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旧桥承载能力评定的检算方法 | 第20-28页 |
2.1 现有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定方法 | 第20-26页 |
2.1.1 中国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2.1.2 美国规范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2 中国公路旧桥检算公式多参数修正 | 第26-27页 |
2.2.1 中国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的不足 | 第26页 |
2.2.2 中国公路旧桥承载能力方法的修正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既有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常见病害 | 第28-54页 |
3.1 钢筋及预应力筋常见病害及成因 | 第28-33页 |
3.1.1 普通钢筋病害分析 | 第28-31页 |
3.1.2 预应力筋病害分析 | 第31-33页 |
3.2 混凝土常见病害及成因 | 第33-39页 |
3.2.1 混凝土自身病害 | 第33-37页 |
3.2.2 裂缝 | 第37-39页 |
3.3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病害 | 第39-50页 |
3.3.1 上部结构常见病害 | 第39-45页 |
3.3.2 下部结构常见病害 | 第45-47页 |
3.3.3 桥面系主要病害 | 第47-50页 |
3.4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病害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1 影响耐久性的病害 | 第50-51页 |
3.4.2 影响受力性能的病害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承载能力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54-79页 |
4.1 修正系数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54-61页 |
4.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54-55页 |
4.1.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55页 |
4.1.3 权重的计算 | 第55-56页 |
4.1.4 一致性检验 | 第56-58页 |
4.1.5 层次分析法算例 | 第58-61页 |
4.2 结构工作条件系数的确定 | 第61-65页 |
4.2.1 层次模型的选取 | 第61-62页 |
4.2.2 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第62-64页 |
4.2.3 权重的确定 | 第64页 |
4.2.4 结构工作条件系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4.3 强度检算系数的确定 | 第65-70页 |
4.3.1 承载能力的说明 | 第65-66页 |
4.3.2 强度检算系数的层次模型 | 第66-67页 |
4.3.3 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第67-70页 |
4.3.4 构件技术状况综合评定 | 第70页 |
4.3.5 检算系数的确定 | 第70页 |
4.4 工作检算系数的确定 | 第70-78页 |
4.4.1 工作检算系数的层次模型 | 第72-73页 |
4.4.2 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第73-76页 |
4.4.3 检测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6页 |
4.4.4 工作检算系数的调查统计分析 | 第76-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工程案例 | 第79-91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79页 |
5.2 桥梁检测结果 | 第79-85页 |
5.2.1 桥梁技术状况评级 | 第79-82页 |
5.2.2 结构工作条件系数确定 | 第82-83页 |
5.2.3 承载能力检算系数 | 第83-84页 |
5.2.4 正常使用极限状况检算系数 | 第84页 |
5.2.5 承载能力恶化系数评定值 | 第84-85页 |
5.2.6 材料缺损状况评定值 | 第85页 |
5.2.7 桥梁检测结果汇总 | 第85页 |
5.3 承载能力检算 | 第85-90页 |
5.3.1 荷载取值 | 第85-86页 |
5.3.2 预应力损失计算 | 第86页 |
5.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 第86-87页 |
5.3.4 正常使用状况承载能力评估 | 第87-88页 |
5.3.5 同规程比较 | 第88-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