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兰州北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分析 | 第16-33页 |
2.1 兰州北编组站基本概况 | 第16-17页 |
2.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 | 第17-20页 |
2.2.1 信息管理部分 | 第18-19页 |
2.2.2 作业过程控制部分 | 第19-20页 |
2.3 兰州北站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2.3.1 兰州北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分析 | 第20-21页 |
2.3.2 兰州北货物列车车流组织现状分析 | 第21页 |
2.3.3 兰州北调车场分类线运用分析 | 第21页 |
2.3.4 兰州北车站交换车流现状 | 第21-22页 |
2.3.5 兰州北站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 第22-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3 编组站技术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 第33-39页 |
3.1 编组站车流组织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3页 |
3.2 编组站直达列车开行模型假设 | 第33-34页 |
3.2.1 车流假设 | 第33-34页 |
3.2.2 路网假设 | 第34页 |
3.3 模型相关参数的说明 | 第34-35页 |
3.3.1 运输网络的集合参数 | 第34-35页 |
3.3.2 作业时间的有关参数 | 第35页 |
3.4 编组站直达列车开行的0-1规划模型 | 第35-38页 |
3.4.1 集结消耗时间 | 第35-37页 |
3.4.2 0-1规划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4 兰州北编组站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0-1规划模型求解 | 第39-56页 |
4.1 遗传算法综述 | 第39-40页 |
4.2 模拟退火算法综述 | 第40-42页 |
4.3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第42-49页 |
4.4 兰州北编组站开行直达列车的混合遗传算法0-1规划模型算例实现 | 第49-55页 |
4.4.1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 第49-51页 |
4.4.2 编码、种群生成、适值函数计算 | 第51-52页 |
4.4.3 遗传操作 | 第52页 |
4.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5.2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