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P611的周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第1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3.2 设计指标 | 第10页 |
| 1.4 论文组织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周界入侵检测的相关研究 | 第12-26页 |
| 2.1 周界入侵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 2.1.1 红外对射探测器 | 第12页 |
| 2.1.2 激光入侵探测器 | 第12-13页 |
| 2.1.3 基于视频分析的入侵检测 | 第13页 |
| 2.2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第13-24页 |
| 2.2.1 帧间差法 | 第13-14页 |
| 2.2.2 光流法 | 第14-15页 |
| 2.2.3 背景差法 | 第15-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运动目标算法优化 | 第26-46页 |
| 3.1 背景模型误差分析 | 第26-30页 |
| 3.1.1 背景遮挡变化现象 | 第26-30页 |
| 3.1.2 背景闪烁现象 | 第30页 |
| 3.2 WViBe算法 | 第30-38页 |
| 3.2.1 背景遮挡变化现象 | 第30-35页 |
| 3.2.2 背景闪烁现象 | 第35-36页 |
| 3.2.3 算法对比 | 第36-38页 |
| 3.3 颜色空间选择 | 第38-43页 |
| 3.3.1 评估方法 | 第40-41页 |
| 3.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SEP611平台周界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46-58页 |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46-47页 |
| 4.2 入侵检测模式 | 第47-48页 |
| 4.3 视频采集模块 | 第48-51页 |
| 4.4 入侵目标检测模块 | 第51-5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 5.1 测试环境 | 第58页 |
| 5.2 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5.3.1 WViBe算法的准确率 | 第59-62页 |
| 5.3.2 系统检测正确性 | 第62页 |
| 5.3.3 系统实时性 | 第62-6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