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3-20页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第13页 |
1.2 肩关节生理解剖 | 第13-14页 |
1.3 病因 | 第14页 |
1.4 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1.5 发病机制 | 第17页 |
1.6 临床症状 | 第17页 |
1.7 临床分期 | 第17-18页 |
1.8 西医治疗方法 | 第18-20页 |
2.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20-26页 |
2.1 中医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第20页 |
2.2 中医对本病临床表现的认识 | 第20页 |
2.3 病因病机 | 第20-21页 |
2.4 辨证分型 | 第21-22页 |
2.5 中医治疗方法 | 第22-26页 |
临床研究 | 第26-3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1.1 样本来源 | 第26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27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27页 |
1.6 终止标准 | 第2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7-35页 |
2.1 研究设计 | 第27页 |
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估算 | 第27-28页 |
2.3 分组方法 | 第28页 |
2.4 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2.5 干预方法 | 第30-32页 |
2.6 资料收集 | 第32-33页 |
2.7 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8 质量控制 | 第33页 |
2.9 科研伦理思考 | 第33-35页 |
结果 | 第35-43页 |
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35-36页 |
2. 四组患者干预前各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36-37页 |
2.1 四组患者干预前McGill疼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6页 |
2.2 四组患者干预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比较 | 第36-37页 |
3. 四组患者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37-39页 |
3.1 四组患者干预前后McGill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7-38页 |
3.2 四组患者干预前后Constant-Murley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 第38-39页 |
4. 四组患者干预后各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39-42页 |
5. 四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8页 |
1. 选穴依据 | 第43页 |
2. 数据结果讨论 | 第43-46页 |
2.1 四组患者试验前McGill评分和Constant评分比较 | 第43页 |
2.2 一般资料的分析 | 第43-44页 |
2.3 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的分析 | 第44-45页 |
2.4 干预后各评价指标的分析 | 第45-46页 |
2.5 四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 第46页 |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