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诸论 | 第8-14页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特征研究 | 第14-24页 |
2.1 老城区道路交通特征研究 | 第14-19页 |
2.2 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目标研究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 第24-48页 |
3.1 “高密度”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 第24-29页 |
3.2 “全覆盖”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 第29-35页 |
3.3 “连续型”慢行交通网络规划 | 第35-41页 |
3.4 “宁静化”机动交通设施设计 | 第41-43页 |
3.5 “人性化”慢行交通设施设计 | 第43-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老城区道路交通健康状态评价体系研究 | 第48-55页 |
4.1 评价准则 | 第48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50页 |
4.3 老城区道路交通健康状态评价方法 | 第50-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实例应用—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 | 第55-66页 |
5.1 老城区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第55-58页 |
5.2 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第58-64页 |
5.3 老城区道路交通健康状态评价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6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66-6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