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不同磷源对大豆生长与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8页
    1.1 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第11页
    1.2 土壤中的磷素形态及其利用情况第11-13页
        1.2.1 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第12页
        1.2.2 有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第12-13页
    1.3 土壤中溶磷细菌的数量及分布第13-14页
    1.4 影响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第14-16页
        1.4.1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4页
        1.4.2 根际酸性磷酸酶对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4-15页
        1.4.3 根际p H对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5-16页
        1.4.4 根际微生物对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6页
    1.5 不同磷效率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及响应第16-17页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研究思路第18页
    2.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3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3.1 供试作物第19页
        2.3.2 供试土壤第19-20页
    2.4 试验设计第20-23页
        2.4.1 不同磷源对大豆的影响第20-21页
        2.4.2 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不同磷源对大豆的影响第21页
        2.4.3 不同磷素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第21-23页
    2.5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3-25页
        2.5.1 生物量第23页
        2.5.2 叶片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第23-24页
        2.5.3 植株全磷量第24页
        2.5.4 土壤磷细菌数量第24页
        2.5.5 土壤磷转化强度第24-25页
        2.5.6 土壤无机磷分级第25页
    2.6 数据处理第25-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39页
    3.1 不同磷源对大豆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6-30页
        3.1.1 不同磷源对大豆干物质量的影响第26页
        3.1.2 不同磷源对大豆根冠比的影响第26-27页
        3.1.3 不同磷源对大豆体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27-29页
        3.1.4 不同磷处理对大豆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第29页
        3.1.5 小结第29-30页
    3.2 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不同磷源对大豆的影响第30-33页
        3.2.1 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不同磷源对大豆根冠比的影响第30-31页
        3.2.2 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同磷源对大豆体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3 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不同磷源对大豆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第32页
        3.2.4 小结第32-33页
    3.3 不同磷源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第33-39页
        3.3.1 不同磷源对大豆根际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2 不同磷源对土壤磷转化强度的影响第34-36页
        3.3.3 不同磷源对大豆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影响第36页
        3.3.4 不同磷源对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影响第36-38页
        3.3.5 小结第38-39页
4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校本课程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下一篇: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RTDS仿真模型及保护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