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车架纵梁填充泡沬铝的轻量化效果及碰撞安全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8页 |
1.1.1 能源、环境与汽车轻量化 | 第10-12页 |
1.1.2 泡沫铝及其汽车工业应用 | 第12-17页 |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2.1 轻量化设计流程及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2 基于泡沫铝填充结构的汽车轻量化 | 第21-23页 |
1.3 论文总体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泡沫铝填充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25-32页 |
2.1 相关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 泡沫铝填充结构轻量化的理论推导 | 第28-31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泡沫铝填充车架的有限元建模 | 第32-50页 |
3.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32-34页 |
3.2 有限元建模的相关要求 | 第34-40页 |
3.2.1 建模简介 | 第34页 |
3.2.2 全局网格控制 | 第34-36页 |
3.2.3 局部网格划分 | 第36-38页 |
3.2.4 连接的处理 | 第38-40页 |
3.3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现场模态试验 | 第40-45页 |
3.4 泡沫铝压缩特性试验及填充车架的有限元建模 | 第45-49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填充前后车架的静动态特性对比分析 | 第50-58页 |
4.1 静力学参数对比 | 第50-54页 |
4.1.1 弯曲刚度的对比 | 第50-52页 |
4.1.2 扭转刚度的对比 | 第52-54页 |
4.2 模态参数计算对比 | 第54-57页 |
4.2.1 车架结构固有频率的对比 | 第54-55页 |
4.2.2 车架结构振型的对比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填充车架纵梁厚度尺寸优化设计 | 第58-66页 |
5.1 结构优化设计基础 | 第58-60页 |
5.2 灵敏度分析 | 第60-63页 |
5.2.1 灵敏度分析基础 | 第60-61页 |
5.2.2 纵梁主要钢板灵敏度分析 | 第61-63页 |
5.3 纵梁厚度尺寸优化设计 | 第63-65页 |
5.3.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3-64页 |
5.3.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六章 车架填充前后的碰撞安全性对比研究 | 第66-77页 |
6.1 前言 | 第66-67页 |
6.2 碰撞仿真模型设置 | 第67-70页 |
6.3 碰撞结果对比分析 | 第70-75页 |
6.3.1 碰撞结果变形时序图 | 第70-72页 |
6.3.2 碰撞过程能量变化分析及板件吸能量对比 | 第72-75页 |
6.3.3 碰撞冲击力的对比 | 第75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