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柑桔类病虫害论文--柑桔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柑桔全爪螨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与功能初探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 柑桔全爪螨第14页
    2 活性氧第14-17页
        2.1 活性氧的产生第14-15页
        2.2 ROS的危害第15-16页
        2.3 氧化胁迫的产生第16页
        2.4 抗氧化系统第16-17页
    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17-22页
        3.1 SOD的种类与分布第17页
        3.2 SOD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第17-19页
        3.3 SOD的作用机理第19页
        3.4 SOD 在节肢动物适应环境胁迫中的功能第19-22页
引言第22-24页
第二章 柑桔全爪螨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1.1 供试螨源第24页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1.3 试螨收集第25页
        1.4 总RNA提取第25-26页
        1.5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6-27页
        1.6 引物设计第27-28页
        1.7 PCR第28页
        1.8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28-29页
        1.9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2.1 柑桔全爪螨SOD基因同源性分析第29-31页
        2.2 柑桔全爪螨SOD基因序列分析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柑桔全爪螨SOD基因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第3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1.1 供试螨源第34页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4-35页
        1.3 试螨处理第35-36页
        1.4 柑桔全爪螨经环境胁迫处理后总RNA的提取第36页
        1.5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36页
        1.6 定量PCR引物设计第36-37页
        1.7 标准曲线制作第37页
        1.8 定量PCR第37页
        1.9 数据分析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2.1 柑桔全爪螨 SOD 基因在重金属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第38页
        2.2 柑桔全爪螨 SOD 基因在杀螨剂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第38-39页
        2.3 柑桔全爪螨 SOD 基因在 UV-B 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第39-40页
        2.4 柑桔全爪螨 SOD 基因在极端温度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第40页
    3 讨论第40-44页
第四章 柑桔全爪螨PcSOD3的原核表达研究第44-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51页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4-45页
        1.2 pET28α-PcSOD3表达载体构建第45-47页
        1.3 PcSOD3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第47页
        1.4 表达产物的纯化第47-48页
        1.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第48-49页
        1.6 PcSOD3重组蛋白的活性及酶学性质测定第49-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2.1 pET28α-PcSOD3重组质粒的构建第51-52页
        2.2 PcSOD3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第52-53页
        2.3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第53页
        2.4 PcSOD3重组蛋白的酶活力测定第53页
        2.5 温度对PcSOD3重组蛋白的酶活力影响第53-54页
        2.6 pH对PcSOD3重组蛋白的酶活力影响第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柑桔全爪螨MnSOD和CuZnSOD的抗氧化功能比较第56-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6页
        1.2 构建重组质粒第56-57页
        1.3 纸片扩散法第57页
        1.4 氧化性药剂信息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2.1 PcSOD1和PcSOD2的重组质粒构建第58页
        2.2 氯化铬药敏试验第58-59页
        2.3 叔丁基过氧化氢药敏试验第59-60页
        2.4 过氧化氢异丙苯药敏试验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第六章 主要结果、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4-66页
    1 主要结果与结论第64页
    2 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DV Nsp7对Ⅰ型IFN应答的影响及基于Nsp7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基于中韩文化价值观对比的对韩汉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