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4页
    1.1 PED的起源与发展第13页
    1.2 PED流行病学第13-15页
        1.2.1 全球PED流行病学第13-14页
        1.2.2 中国PED流行病学第14-15页
    1.3 PEDV的分子病原学第15-18页
        1.3.1 PEDV的分类地位第15页
        1.3.2 PEDV的结构和基因组第15-16页
        1.3.3 PEDV编码的结构蛋白第16-17页
        1.3.4 PEDV的生物与理化性质第17-18页
        1.3.5 PEDV的分离与细胞培养第18页
    1.4 冠状病毒S蛋白研究进展第18-19页
    1.5 疫苗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1 灭活疫苗第19页
        1.5.2 弱毒疫苗第19-20页
        1.5.3 基因工程疫苗第20页
        1.5.4 乳酸杆菌疫苗第20页
    1.6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概述第20-22页
        1.6.1 BEVS的起源与发展第20-21页
        1.6.2 BEVS的特性第21-22页
        1.6.3 BEVS的优势第22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PEDV S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第24-3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1.1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第25页
        2.1.2 病料的采集与处理第25页
        2.1.3 引物设计第25-26页
        2.1.4 PEDV阳性检测第26页
        2.1.5 S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26-27页
        2.1.6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第27-28页
    2.2 结果第28-35页
        2.2.1 腹泻样品的PEDV阳性检测第28-30页
        2.2.2 PEDV S基因的分段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第30页
        2.2.3 PEDV 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第30-31页
        2.2.4 PEDV 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1-33页
        2.2.5 PEDV S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第33-35页
    2.3 讨论第35-36页
第三章 PEDV S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第36-4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7-40页
        3.1.1 质粒、菌株和细胞株第37页
        3.1.2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第37页
        3.1.3 S1基因的扩增第37-38页
        3.1.4 转座载体的构建第38页
        3.1.5 DH10Bac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页
        3.1.6 阳性重组穿梭质粒的筛选第38页
        3.1.7 转染第38-39页
        3.1.8 rBac-S1-P1的病毒滴度测定第39页
        3.1.9 rBac-S1-P1重组病毒感染后的CPE观察第39页
        3.1.10 rBac-S1-P1重组病毒感染后的IFA鉴定第39页
        3.1.11 重组病毒的传代与病毒滴度测定第39-40页
        3.1.12 病毒传代后感染细胞的IFA鉴定第40页
        3.1.13 目的蛋白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第40页
    3.2 结果第40-45页
        3.2.1 pFastBacHTA-S1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0-41页
        3.2.2 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S1的鉴定第41-42页
        3.2.3 转染后 72h的细胞病变第42页
        3.2.4 rBac-S1-P1重组病毒感染后的CPE观察第42-43页
        3.2.5 rBac-S1-P1重组病毒感染后的IFA鉴定第43页
        3.2.6 不同代次重组病毒滴度测定第43-44页
        3.2.7 病毒传代后感染细胞的IFA鉴定第44页
        3.2.8 病毒传代后感染细胞的IFA鉴定第44-45页
    3.3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7-53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7-50页
        4.1.1 毒株、细胞和实验动物第47-48页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8页
        4.1.3 病毒的纯化第48页
        4.1.4 小鼠的免疫第48页
        4.1.5 细胞融合第48-49页
        4.1.6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49页
        4.1.7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克隆纯化第49页
        4.1.8 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第49-50页
        4.1.9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和冻存第50页
    4.2 结果第50-52页
        4.2.1 抗PEDV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50-51页
        4.2.2 抗PEDV 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第51-52页
    4.3 讨论第52-5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化技术在腓骨瓣精确化重建下颌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多级臭氧气浮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