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硅球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4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获得手性化合物的方法第11-17页
        1.2.1 由天然物来源中获得第11-12页
            1.2.1.1 由天然物来源中直接提取第11-12页
            1.2.1.2 由天然手性化合物经化学改造合成第12页
        1.2.2 外消旋化合物直接结晶拆分第12-14页
        1.2.3 化学分离法第14页
        1.2.4 外消旋体的色谱分离第14-15页
        1.2.5 外消旋体包罗拆分第15页
        1.2.6 外消旋体生物拆分第15-16页
        1.2.7 手性合成第16-17页
    1.3 不对称催化氢化第17-29页
        1.3.1 引言第17-19页
        1.3.2 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第19-22页
            1.3.2.1 α-乙酰氨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第19-20页
            1.3.2.2 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第20-21页
            1.3.2.3 烯胺不对称氢化反应第21页
            1.3.2.4 烯醇和其他不饱和醇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第21-22页
        1.3.3 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第22-24页
        1.3.4 亚胺的不对称加氢反应第24-29页
    1.4 不对称氢转移第29-38页
        1.4.1 前言第29-30页
        1.4.2 碳碳双键的不对称氢转移第30-31页
        1.4.3 碳氧双键的不对称氢转移第31-34页
        1.4.4 碳氮双键的不对称氢转移第34-38页
    1.5 负载性催化剂第38-42页
        1.5.1 前言第38-40页
        1.5.2 硅材料的功能化第40-41页
        1.5.3 固载催化剂的应用第41-42页
    1.6 课题研究和目标第42-45页
第二章 介孔硅球负载金属钌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催化研究第45-60页
    2.1 前言第45-47页
    2.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2.2.1 催化剂的合成路线第47页
        2.2.2 实验所需药品与仪器第47-48页
        2.2.3 合成配有DPEN的Ts硅源第48页
        2.2.4 合成功能化的介孔硅球第48-49页
        2.2.5 合成AreneRuTs DPEN-MSN功能化的介孔硅球第49页
        2.2.6 催化剂1对 β-酮砜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条件及检测第49-5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2.3.1 催化剂的表征第50-57页
        2.3.2 催化剂的活性研究第57-59页
    2.4 结论第59-60页
第三章 介孔硅球负载金属铱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催化研究第60-76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实验部分第61-65页
        3.2.1 催化剂的合成路线第61-62页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2-63页
        3.2.3 底物的合成第63-64页
        3.2.4 合成巯基功能化的介孔硅球第64页
        3.2.5 合成Cp*IrF_5DPEN- MSN功能化的介孔硅球催化剂 2第64-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74页
        3.3.1 催化剂的表征第65-74页
    3.4 催化剂2催化性能的研究第74-75页
    3.5 结论第75-76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附图第86-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肾虚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下关中城市群人口变迁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