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其他论文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9-14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第12-14页
第一章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提出第14-25页
    1.1 时代背景第14-16页
        1.1.1 教条主义和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盛行第14-15页
        1.1.2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地位的恢复第15页
        1.1.3 法国"五月风暴"运动的爆发第15-16页
    1.2 理论来源第16-22页
        1.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第16-18页
        1.2.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第18-19页
        1.2.3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19-22页
    1.3 理论起点:生产条件的再生产第22-25页
        1.3.1 阿尔都塞重视生产条件再生产的起因第22-23页
        1.3.2 生产条件再生产的保障机制第23-25页
第二章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多角度阐释第25-39页
    2.1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特点第26-30页
        2.1.1 实践领域:私人领域第26-27页
        2.1.2 发挥作用形式:隐蔽渗透第27-29页
        2.1.3 赋予意识形态客观物质性第29-30页
    2.2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第30-34页
        2.2.1 对宏观权利的微观解构第31-32页
        2.2.2 对个体的主体性建构第32-34页
    2.3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实践领域第34-39页
        2.3.1 学校第35-36页
        2.3.2 家庭第36-37页
        2.3.3 其他第37-39页
第三章 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评价第39-47页
    3.1 理论贡献第39-43页
        3.1.1 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第39-41页
        3.1.2 扩大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外延第41-42页
        3.1.3 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静态理解第42-43页
    3.2 理论局限性第43-47页
        3.2.1 隐而不显的经济主义倾向第43-44页
        3.2.2 弱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第44-45页
        3.2.3 消解了个体多样性第45-47页
第四章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现实意义第47-52页
    4.1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第47-48页
    4.2 强化学校的意识形态教化第48-49页
    4.3 突出家庭的意识形态传播第49页
    4.4 重视其他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第49-52页
        4.4.1 宗教第49-50页
        4.4.2 工会第50页
        4.4.3 传播第50-51页
        4.4.4 文化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风水理论的陕北窑洞村落选址与布局研究
下一篇:“九云”系列小说比较研究--以《九云梦》、《九云楼》、《九云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