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块火驱开发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油田概况 | 第10-11页 |
1.1 自然条件简况 | 第10页 |
1.2 区域地质情况 | 第10页 |
1.3 开发历程及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1-17页 |
2.1 杜家台油藏的对比划分结果 | 第11页 |
2.2 构造特征 | 第11-12页 |
2.3 储层特征 | 第12-14页 |
2.3.1 砂体分布特征 | 第12页 |
2.3.2 隔夹层分布特 | 第12-13页 |
2.3.3 物性特征 | 第13-14页 |
2.3.4 储层非均质性 | 第14页 |
2.4 油藏特征 | 第14-15页 |
2.4.1 油藏分布特征 | 第14-15页 |
2.4.2 油藏类型 | 第15页 |
2.5 流体性质 | 第15-17页 |
2.5.1 原油性质 | 第15页 |
2.5.2 地层水性质 | 第15-16页 |
2.5.3 油藏温度及压力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开发效果评价 | 第17-34页 |
3.1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 第17-24页 |
3.1.1 蒸汽吞吐生产规律 | 第17-21页 |
3.1.2 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 第21-24页 |
3.1.3 吞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页 |
3.2 方式转换试验效果评价 | 第24-34页 |
3.2.1 蒸汽驱试验效果评价 | 第24-26页 |
3.2.2 热水驱试验效果评价 | 第26-28页 |
3.2.3 火驱试验效果评价 | 第28-33页 |
3.2.4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油藏工程设计 | 第34-54页 |
4.1 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 第34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4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34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 第34-41页 |
4.2.1 模型的选择及建立 | 第34-37页 |
4.2.2 吞吐阶段历史拟合 | 第37-39页 |
4.2.3 火驱阶段历史拟合 | 第39-41页 |
4.3 开发方式选择 | 第41-43页 |
4.4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 第43-47页 |
4.4.1 开发层系的划分 | 第43页 |
4.4.2 层系内火驱层段优化 | 第43-47页 |
4.5 井网井距的确定 | 第47-48页 |
4.5.1 井网形式转变 | 第47页 |
4.5.2 井网井距优选 | 第47-48页 |
4.6 注采参数优选 | 第48-54页 |
4.6.1 点火温度 | 第48页 |
4.6.2 注气压力 | 第48-49页 |
4.6.3 燃烧方式 | 第49-50页 |
4.6.4 注气速度 | 第50-53页 |
4.6.5 油井排液量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方案部署及指标预测 | 第54-59页 |
5.1 部署原则 | 第54页 |
5.2 部署结果 | 第54页 |
5.3 指标预测 | 第54-57页 |
5.3.1 预测基准 | 第54-57页 |
5.3.2 指标预测 | 第57页 |
5.4 监测系统部署 | 第57-59页 |
5.4.1 部署目的及原则 | 第57-58页 |
5.4.2 部署结果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