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湖区基岩地下热水的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地热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中低温地下热水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地下热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科学问题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天津地区地质概况 | 第17-32页 |
2.1 天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 第17-20页 |
2.1.1 地质背景 | 第17页 |
2.1.2 地层与构造 | 第17-19页 |
2.1.3 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导水导热特征 | 第19-20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20-22页 |
2.3 研究区基岩热储层特征 | 第22-24页 |
2.4 研究区地温场特征 | 第24-30页 |
2.4.1 地温场的形成 | 第24页 |
2.4.2 地温场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4.3 基岩地下热水的成因 | 第25-27页 |
2.4.4 基岩热水系统水动力特征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地下热水三维模型概化及数学模型 | 第32-49页 |
3.1 地下水流动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3.1.2 热量运移模型 | 第33页 |
3.2 模型的概化 | 第33-42页 |
3.2.1 模型平面范围的确定 | 第34页 |
3.2.2 模型垂向分层 | 第34-35页 |
3.2.3 边界条件的概化 | 第35-37页 |
3.2.3.1 地下水流动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3.2.3.2 热量运移边界条件 | 第37页 |
3.2.4 模型网格剖分 | 第37-38页 |
3.2.5 模型时间离散 | 第38页 |
3.2.6 参数分区 | 第38页 |
3.2.7 初始条件 | 第38-39页 |
3.2.8 源汇项 | 第39-42页 |
3.3 模型拟合 | 第42-47页 |
3.3.1 地下水流场模拟 | 第42-44页 |
3.3.2 温度场拟合 | 第44-47页 |
3.4 各参数赋值结果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模型验证 | 第49-69页 |
4.1 地下水流场模拟验证 | 第50-52页 |
4.2 温度场模拟验证 | 第52-54页 |
4.3 灵敏度分析 | 第54-68页 |
4.3.1 渗透系数 | 第54-58页 |
4.3.2 储水率 | 第58-63页 |
4.3.3 热导率 | 第63-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地下热水开采方案预测计算 | 第69-83页 |
5.1 方案一 | 第69-73页 |
5.2 方案二 | 第73-76页 |
5.3 方案三 | 第76-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3-87页 |
6.1 结论 | 第83-85页 |
6.2 建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