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必要性 | 第9-10页 |
1.1.3 研究可行性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长安笛派”及其历史渊源 | 第12-23页 |
2.1 “长安笛派”概述 | 第12-14页 |
2.2 “长安笛派”的历史发展 | 第14-15页 |
2.3 “长安笛派”的音乐风格 | 第15-18页 |
2.4 “长安笛派”与传统南北笛派的演奏风格对比 | 第18-23页 |
2.4.1 中国笛子主要流派 | 第18-19页 |
2.4.2 南北笛派的演奏风格 | 第19-21页 |
2.4.3 “长安笛派”与传统南北笛派演奏风格的简要对比 | 第21-23页 |
3 马迪竹笛艺术的美学内蕴及其贡献 | 第23-31页 |
3.1 马迪简介 | 第23页 |
3.2 马迪竹笛艺术的创作心理 | 第23-24页 |
3.3 马迪竹笛艺术的作品风格特点 | 第24-26页 |
3.4 马迪竹笛艺术的音乐美学价值 | 第26-28页 |
3.5 马迪音乐思想解读 | 第28-30页 |
3.6 马迪的音乐成就与贡献 | 第30-31页 |
4 马迪音乐作品分析 | 第31-48页 |
4.1 马迪竹笛代表作品分析 | 第31-48页 |
4.1.1《塞上风情》音乐分析 | 第31-33页 |
4.1.2《纺线线》音乐分析 | 第33-36页 |
4.1.3《跑旱船》音乐分析 | 第36-39页 |
4.1.4《山居秋暝》音乐分析 | 第39-43页 |
4.1.5《大漠》音乐分析 | 第43-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