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典型电网工况下三相并网变换器的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2 三相并网变换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7-33页
        1.2.1 典型三相并网变换器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2 三相电网电压同步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1.2.3 非理想电压下三相并网变换器谐波抑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2.4 三相并网变换器的跟踪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第27-32页
        1.2.5 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分析第32-3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三相电网电压的快速同步方法第35-56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三相电网电压同步方法的总体结构第35-37页
    2.3 针对典型电网工况的自适应复数FIR低通滤波器第37-42页
        2.3.1 复FIR滤波器的特性选择第37页
        2.3.2 基于最小二乘均方差的复数FIR滤波器第37-39页
        2.3.3 参数Tn的设计第39-42页
    2.4 基波信息的提取第42-47页
        2.4.1 基波幅值与初始相位的提取第42-44页
        2.4.2 基波频率的估计第44-45页
        2.4.3 Kalman滤波器参数与稳定性第45-47页
    2.5 实验验证第47-54页
        2.5.1 电网频率骤变的情况第48-49页
        2.5.2 电网电压不对称骤变的情况第49-52页
        2.5.3 电网电压对称骤变的情况第52-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典型电网工况下三相并网变换器的模型与功率流分析第56-8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静止坐标系下典型并网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分析第56-72页
        3.2.1 基于MIMO反馈线性化理论的模型分析方法第56-57页
        3.2.2 三相两电平电压型PWM变换器第57-61页
        3.2.3 三相两电平LCL电压型PWM变换器第61-64页
        3.2.4 三相三电平电压型PWM变换器第64-67页
        3.2.5 三相四开关电压型PWM变换器第67-70页
        3.2.6 典型并网变换器的特性第70-72页
    3.3 功率流分析与精确给定的计算第72-82页
        3.3.1 不同坐标系下的传统控制策略分析第72-75页
        3.3.2 功率流分析第75-77页
        3.3.3 基于谐波功率注入思想的精确给定算法第77-80页
        3.3.4 精确给定算法对网侧电流谐波抑制策略的影响第80-82页
    3.4 精确给定算法的应用举例第82-85页
    3.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4章 基于反馈线性化模型的三相并网变换器的改进跟踪控制第86-118页
    4.1 引言第86页
    4.2 典型电网工况下三相并网变换器控制系统的通用设计方法第86-93页
        4.2.1 通用设计方法第86-91页
        4.2.2 基于统一的反馈线性化模型的跟踪控制第91-93页
    4.3 基于线性自抗扰技术的跟踪控制第93-101页
        4.3.1 线性自抗扰技术第93-94页
        4.3.2 结合直接功率控制的应用举例第94-101页
    4.4 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内模控制第101-116页
        4.4.1 统一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第101-104页
        4.4.2 扩张观测器的扰动抑制能力以及带宽选取第104-105页
        4.4.3 改进比例谐振控制第105-109页
        4.4.4 改进重复控制第109-112页
        4.4.5 应用举例第112-116页
    4.5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5章 三相并网变换器的约束自适应鲁棒控制第118-139页
    5.1 引言第118-119页
    5.2 约束自适应鲁棒控制第119-129页
        5.2.1 相对阶为一的并网变换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第119-122页
        5.2.2 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第122-124页
        5.2.3 应用举例第124-129页
    5.3 比较实验第129-138页
        5.3.1 稳态及负载变化实验第130-136页
        5.3.2 结合电网电压快速同步方法实验第136-138页
    5.4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结论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个人简历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钻中子测井仪主控及数据存储模块
下一篇: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萃取组分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