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内排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地表水与地下水方程耦合模拟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集成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基于Excel的数值模拟现状 | 第15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6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2.1.1 气象 | 第18页 |
2.1.2 水文 | 第18-19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9-21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21页 |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2.5.1 含水层组及其特征 | 第21页 |
2.5.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21-22页 |
2.6 中线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2.7 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23-26页 |
第3章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第26-31页 |
3.1 概念模型 | 第26-27页 |
3.2 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3.2.1 一维地下水流模型 | 第27-28页 |
3.2.2 一维溶质运移模型 | 第28-31页 |
第4章 明渠数值模拟模型 | 第31-42页 |
4.1 明渠水动力数学模型 | 第31-37页 |
4.1.1 一维圣维南方程组 | 第31页 |
4.1.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 | 第31-33页 |
4.1.3 初始边界条件 | 第33-37页 |
4.2 明渠溶质运移模型 | 第37-40页 |
4.2.1 数学模型 | 第37页 |
4.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 | 第37-40页 |
4.3 耦合模型 | 第40-42页 |
第5章 基于EXCEL的可视化实现 | 第42-59页 |
5.1 界面设计 | 第42-45页 |
5.1.1 功能区设计 | 第42-43页 |
5.1.2 数据录入 | 第43页 |
5.1.3 结果输出 | 第43-45页 |
5.2 数学函数的可视化实现 | 第45-54页 |
5.2.1 地下水模型的可视化求解 | 第45-47页 |
5.2.2 耦合模型的可视化求解 | 第47-49页 |
5.2.3 明渠数值模型的可视化求解 | 第49-54页 |
5.3 EXCEL中模型结果验证 | 第54-59页 |
5.3.1 地下水模型结果验证 | 第54-56页 |
5.3.2 明渠模型结果验证 | 第56-59页 |
第6章 模型应用 | 第59-69页 |
6.1 污染物现状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6.1.1 地下水数值模拟 | 第59-62页 |
6.1.2 明渠数值模拟 | 第62-64页 |
6.1.3 现状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2 突发污染事故模拟预测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建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