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1.1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1.1 水稻齿叶矮缩病的发生及危害 | 第11页 |
1.1.2 水稻齿叶矮缩病的传播及症状 | 第11-12页 |
1.1.3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粒子特性 | 第12页 |
1.1.4 RRSV的基因组结构 | 第12页 |
1.1.5 RRSV编码蛋白的功能 | 第12-14页 |
1.2 植物病毒侵染原生质体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1 原生质体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作用 | 第14页 |
1.2.2 植物病毒复制组装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植物病毒在原生质体内的复制和表达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RRSV非结构蛋白及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 第17-30页 |
2.1 材料 | 第17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2.1.2 酶和试剂 | 第17页 |
2.1.3 菌种、载体 | 第17页 |
2.2 方法 | 第17-24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17-18页 |
2.2.2 感染RRSV的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2.2.3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19-20页 |
2.2.4 RRSV目的基因Gateway入门载体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5 RRSV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2.2.6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检测 | 第22页 |
2.2.7 抗血清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8 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检测 | 第23-24页 |
2.2.9 提纯抗体免疫球蛋白G | 第24页 |
2.2.10 荧光抗体的交联 | 第24页 |
2.3 结果 | 第24-29页 |
2.3.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4-26页 |
2.3.2 目的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 | 第26页 |
2.3.3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26-27页 |
2.3.4 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 第27-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RRSV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表达动态 | 第30-45页 |
3.1 材料 | 第30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30页 |
3.1.2 酶和化学试剂 | 第30页 |
3.2 方法 | 第30-35页 |
3.2.1 水稻日本晴品种无菌苗培育 | 第30页 |
3.2.2 日本晴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0-31页 |
3.2.3 原生质体活性的检测 | 第31-32页 |
3.2.4 RRSV粗提液的提取 | 第32页 |
3.2.5 RRSV侵染水稻原生质体 | 第32页 |
3.2.6 不同时间样品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3.2.7 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8 RRSV目的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4页 |
3.2.9 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样品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 | 第34页 |
3.2.10 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样品中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34页 |
3.2.11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蛋白的表达 | 第34-35页 |
3.3 结果 | 第35-43页 |
3.3.1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及活性检测 | 第35页 |
3.3.2 原生质体样本总RNA的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3.3.3 实时定量引物扩增效率检测 | 第36-40页 |
3.3.4 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样品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 | 第40-42页 |
3.3.5 Western blot检测样品中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42页 |
3.3.6 免疫荧光标记RRSV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表达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RRSV非结构蛋白和外壳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5-52页 |
4.1 材料 | 第45-46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45页 |
4.1.2 酶和化学试剂 | 第45页 |
4.1.3 菌种、载体 | 第45页 |
4.1.4 PCR引物 | 第45-46页 |
4.2 方法 | 第46-47页 |
4.2.1 RRSV基因组扩增 | 第46页 |
4.2.2 RRSV入门载体的构建 | 第46页 |
4.2.3 入门载体线性化 | 第46页 |
4.2.4 RRSV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4.2.5 RRSV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47页 |
4.2.6 诱导农杆菌注射本氏烟 | 第47页 |
4.3 结果 | 第47-50页 |
4.3.1 RRSV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47-48页 |
4.3.2 RRSV与pDONOR221入门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4.3.3 RRSV与植物表达载体pEarleyGate101的构建 | 第49页 |
4.3.4 病毒基因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 | 第49-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