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的缘起——环境与发展携手并进 | 第14-20页 |
·山地高层住区大量涌现 | 第15-19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亟待提高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20页 |
·研究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22-2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24-26页 |
2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认知 | 第26-68页 |
·基本概念解析 | 第26-31页 |
·山地·山地住区 | 第26-27页 |
·高层住区 | 第27-28页 |
·环境景观设计 | 第28-31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的构成 | 第31-32页 |
·自然要素 | 第31页 |
·人工要素 | 第31页 |
·人文要素 | 第31-32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重要影响因子 | 第32-42页 |
·起伏多变的地形 | 第33-36页 |
·亚热带湿热气候 | 第36-38页 |
·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 | 第38-40页 |
·涵构多元的地域文化 | 第40-41页 |
·法规与政策的价值导向 | 第41页 |
·技术与市场的深层作用 | 第41-42页 |
·重庆市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发展演变 | 第42-50页 |
·由高层住宅到高层住区 | 第42-44页 |
·住区建筑密度由高及低,绿地率反比变化 | 第44-46页 |
·环境景观营造水平不断提高 | 第46-50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现存问题 | 第50-56页 |
·山地高层住区景观特色缺失 | 第50-53页 |
·山地高层住区人性场所淡漠 | 第53-55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生态欠佳 | 第55-56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的独特性 | 第56-68页 |
·立体层次性 | 第56-57页 |
·有机灵活性 | 第57-59页 |
·自然生态性 | 第59-60页 |
·制约协调性 | 第60-62页 |
·集约构图性 | 第62-64页 |
·复合利用性 | 第64-68页 |
3 “情态”——符合大众行为心理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建构 | 第68-96页 |
·环境与行为心理 | 第68-70页 |
·环境与行为心理的关系 | 第68-69页 |
·人的需求层次 | 第69-70页 |
·高层住区环境中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 第70-79页 |
·高层住区环境中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因素 | 第70页 |
·高层住区环境中居住者心理需求特性 | 第70-79页 |
·符合大众行为心理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建构 | 第79-96页 |
·满足舒适性需求 | 第79-80页 |
·满足安全感需求 | 第80-83页 |
·满足私密性需求 | 第83-84页 |
·满足领域感的需求 | 第84-85页 |
·满足社会交往需求 | 第85-92页 |
·满足归属感需求 | 第92-94页 |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 第94-95页 |
·满足接近自然的需求 | 第95-96页 |
4 “形态”—依山就势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建构 | 第96-146页 |
·灵活错落的建筑群体布局 | 第96-104页 |
·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 | 第96-98页 |
·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 第98-102页 |
·建筑群体与轮廓线景观 | 第102-104页 |
·多维立体的道路景观设计 | 第104-117页 |
·多维立体的道路景观 | 第104-106页 |
·人车系统的立体网络 | 第106-107页 |
·体验丰富的多维界面 | 第107-114页 |
·便捷灵活的静态交通 | 第114-117页 |
·多维融渗的绿化景观设计 | 第117-132页 |
·多维融渗的绿化景观布局 | 第117-118页 |
·绿化景观的平面融渗 | 第118-126页 |
·绿化景观的竖向融渗 | 第126-132页 |
·依山就势的水体景观塑造 | 第132-137页 |
·巧于因借的水体景观 | 第132-134页 |
·因势利导的水体景观 | 第134-137页 |
·有机协调的景观与工程设施 | 第137-146页 |
·护坡与挡土墙的景观化处理 | 第137-141页 |
·景观小品与设施设计 | 第141-146页 |
5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建构 | 第146-160页 |
·自然生态观视野下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 | 第146-152页 |
·尊重自然环境 | 第147-149页 |
·提高三维绿量 | 第149-151页 |
·显露自然景观 | 第151-152页 |
·人文生态观视野下的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 | 第152-160页 |
·乡土化原则的运用 | 第152-154页 |
·场所文脉的延续 | 第154-156页 |
·生态科技的艺术植入 | 第156-160页 |
6 结语 | 第160-164页 |
·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总结 | 第160-161页 |
·关于山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思考 | 第161-164页 |
·“大景观”观念的强化——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 | 第161-162页 |
·高层住区环境景观指标体系的改进或创新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68页 |
附录 | 第168-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