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岩溶(喀斯特)论文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区岩溶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4-19页
    2.1 研究区范围第14-15页
    2.2 地质地貌第15-16页
    2.3 气候气象第16-17页
    2.4 水文第17-18页
    2.5 地下水第18-19页
3 岩溶的分类分带及影响因素第19-24页
    3.1 岩溶的分类第19-20页
    3.2 岩溶的分带第20-21页
    3.3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第21-24页
        3.3.1 岩石的矿物成分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1-22页
        3.3.2 岩石孔隙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2页
        3.3.3 地质构造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2页
        3.3.4 气候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2-23页
        3.3.5 海平面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3页
        3.3.6 水文因素对岩溶的影响第23-24页
4 地表岩溶第24-35页
    4.1 死狼沟地区第24页
    4.2 天天矿业地区第24-25页
    4.3 石灰沟地区第25-27页
    4.4 巴音河岸第27-28页
    4.5 尕海南山古岩溶第28页
    4.6 小结第28-35页
5 岩溶泉水质特征分析第35-40页
    5.1 样品采集过程第35页
    5.2 测试方法和结果第35-36页
    5.3 测试结果分析第36-40页
6 地下岩溶观察和孔渗实验第40-50页
    6.1 钻井岩芯观测第40-43页
    6.2 样品孔隙度及渗透率测试第43-46页
        6.2.1 孔隙度测试实验第43-45页
        6.2.2 渗透率测试实验第45-46页
    6.3 结果分析第46-50页
7 结论与建议第50-53页
    7.1 结论第50-51页
    7.2 进一步研究内容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第58-71页
    野外采集照片第58-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和北京北部部分温泉特征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石炭系页岩吸水—饱水特性研究